5个多月前签下梅西代言的赤水河酒又有新的动作。
1月11日,梅西实名认证微博号发文称,梅西签字祝福款赤水河酒正式发售,全球限量1万件(成功版,1件为1箱)。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透过前述微博信息注意到,该款签名酒主要在京东发售。相关活动信息显示,一次下单满10箱及以上的前五名消费者可获得梅西亲笔签名球衣。
梅西“卖酒”消息一出,舆论及资本市场随即作出反应,尤其资本市场上,关联企业、化肥上市公司史丹利股价应声上涨。业界分析认为,白酒企业请梅西代言,主要是看中梅西背后的年轻球迷群体,这些群体是白酒的潜在消费人群,但对于这一“捆绑代言”,行业人士认为虽然能有高曝光度,但如何将流量变成“留量”,需要看赤水河酒后续动作。
与此同时,作为白酒领域的后来者,赤水河酒能否从头部林立、市场往一线挤压中突围,同样需要观察。
“捆绑”梅西能打动年轻人吗?
梅西与白酒之间捆绑,在去年就引起轰动。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去年8月1日,梅西就通过其认证微博宣布与赤水河酒签约,成为该品牌代言人,引起各界关注。
作为被认为最具有全球商业价值的运动员之一,梅西的身价自然不言而喻。虽然未披露具体金额,但有知情人士表示,梅西主要授权给赤水河酒的代言权限为使用肖像权,其费用为每年2000万余元。不过相比代言费用,梅西与白酒这两大看似不相关的人和领域捆绑在一起,引起各界哗然。
分析意见认为,赤水河酒与梅西捆绑,除了看中足球的公众参与度及商业价值外,更重要的是看中其背后的粉丝群体,从梅西粉丝年龄构成来看,其大多为20岁至40岁人群,这些人群正是白酒行业迫切需要开发和覆盖的潜在消费群体。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2022年开始,白酒行业不断向年轻化进行布局,从跨界快消品到生产年轻人喜欢的低度酒等,是多家白酒探索“年轻化”的路径。那么,选择年轻人喜欢的“球星”,是否能打开白酒相关产品的销售以及提高在年轻人中的好感度?
“围绕着体育做营销,非常有利于建立正向品牌联想,赤水河酒通过梅西可以实现精准传播,对于企业建立高端品牌形象与全球推广还有非常重要的赋能价值。”酒类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梅西能对品牌实现热点营销,赤水河酒可通过梅西触达粉丝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曝光度和美誉度。不过他也认为,市场竞争本质上还是要靠产品品质“说话”,“具体的效果还要看后期的企业动作”。
不过,也有行业专家对梅西代言白酒持有保留意见。
白酒行业营销专家肖竹青也表示,梅西如果代言运动服装或运动用品,会有粉丝相信梅西的眼光和品质判断能力,以梅西代言酱香酒不具备品质鉴赏公信力。“消费者购买区域酒厂一定是因为相信消费品质体验和性价比,消费者购买高端酱香酒一定是寻求社交属性,也就是喝高端酒要代表公众认知的面子”。
此外,南都·湾财社早前发布的《2023年度Z世代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产品的明星网红效应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是逐步失效的,年轻群体对于产品更看重的是其“实用性”和“质量”,多数受调研的年轻人并不会因“明星代言”而冲动消费。
另外,从现有销售数据来看,梅西在白酒方面的号召力和带货能力或相对有限。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京东平台注意到,截至11日15:54,预约抢购整箱装的赤水河酒(成功版)的为677人,距离限量1万件仍有一段距离。
“化肥大王”跨界做酒,时机好吗?
当然,除了梅西之外,赤水河酒背后的“化肥背景”也是备受关注。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赤水河酒背后运营企业为贵州中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赤酒业),实控人为“化肥大王”史丹利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进华。南都·湾财社记者还留意到,11日梅西宣布签字祝福款赤水河酒发售后,史丹利盘中一度拉升3.77%达6.61元/股,截至下午收盘报6.51元/股涨2.2%。
不过上市公司方面,对于赤水河酒的态度则较为谨慎。此前史丹利对媒体公开表示,中赤酒业不是史丹利子公司,其邀请梅西代言等均与史丹利无关,是董事长高进华的个人行为。有市场传言认为,高进华是梅西的球迷。
当然,按照赤水河曾披露的业绩表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暂时不算“优质资产”。截至去年3月31日,中赤酒业营业收入为278.49万元、净利润为-120.54万元;另外,史丹利在截至去年6月30日,向中赤酒业及其附属公司采购酒水金额共计351.25万元(不含进项税金额)。
不过相比业绩表现,高进华进入酱酒市场的时机是否合适,也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受2023年白酒行业弱复苏影响存量博弈加剧,产品渠道库存尤其是中小企业渠道库存高企,导致行业出现滞销,其中包括茅台镇、习水县等赤水河沿岸,多家中小型白酒企业在去年重阳节后采取了封窖减产。
权图酱香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认为,酱香白酒目前渗透率约30%,虽然未来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行业在发展新周期下,对于贵州茅台、郎酒等头部及一线企业带来增长机会,但对于中小酱酒品牌“过得很差”,“仁怀还有一部分企业2023年上半年是雪崩式的下跌,大概50%以上的下跌”。
不过,在行业向头部集中的大背景下,有行业人士认为赤水河酒与中赤酒业仍有突围机会。蔡学飞表示,“赤水河酒”这一显著且有辨识度的商标,是其突围的机会。“但是从新兴品牌的发展来看,目前国内的品牌格局固化已经非常的明显了,新品牌想要崛起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应该说短期内还是一个小众品牌”。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成立于2021年9月的中赤酒业,最近两年才对产能方面进行布局,其中2023年1月,贵州中赤酒业万吨酱香酒技改扩能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酱香白酒5年生产周期,中赤酒业能否产出优质酱酒仍存在疑问。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发现,中赤酒业与其合作方永恒酒业办公地点一致,后者系2009年就成立的酒企。
对于赤水河酒是否借永恒酒业贴牌或合作生产,南都·湾财社记者在11日下午向中赤酒业方面致电求证,不过截至发稿前对方未就该问题进行回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