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茶山镇寒溪水村:盘活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4-01-16 14:57
图片

走进寒溪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口悬挂着的“寒溪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标识。实践站内设有展览区、健身活动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在寒溪水村,红色文化公园、文化戏楼、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粤剧文化体验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被整合到一起,构建成集社区教育培训、图书阅览、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团队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图片

寒溪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寒溪水村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而村子里罗锦华家族俨然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历史的缩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罗锦华家族因受孙中山革命书刊影响,其五名儿子曾多次与在越南向华侨宣传革命思想的孙中山先生见面,并因此确立了其家族爱国主义思想。其二子罗宝祥的两个儿子罗允俭和罗允本参加了1919 年的五四运动,后兄弟二人返回越南会安宣传爱国民族主义思想,被当时法国殖民政府驱逐出境,他们回国报考了黄埔军校,深入践行黄埔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相继壮烈牺牲。国仇家恨让他们的后人罗涛、罗慧舒、罗慧贻等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新中国奋斗。

为了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文化,寒溪水村修建寒溪水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展馆内设有多个革命先烈故事的展板,展陈相关历史文献、各类实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罗氏家族的近现代参加革命的故事。同时,将现有舞台、罗氏宗祠、陈列馆、革命史迹陈列馆、平安主题公园等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童心向党”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寒溪水村宣传委员何凤葵表示,时常有党员干部来参观,“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好几批人。”

图片

寒溪水村红色革命史迹陈列馆

盘活红色资源,就不得不提到寒溪水村的“农光曲艺社”,何凤葵介绍,曲艺社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与红色文化共同成长起来的。解放前游击队在寒溪水村居住,经常组织文娱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当年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参与。这给村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1952 年成立寒溪水农光文娱组,2012年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罗全铿、罗婉芳夫妇二人牵头与其他粤曲爱好者重新组织“农光曲艺社”,现今有组员40多人,他们将罗氏革命先烈的故事排演成粤剧。农光曲艺社每年均参加茶园游会、茶山镇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文艺汇演、惠民千场文艺晚会、粤韵飞扬等大型演出等活动,大受观众好评。何凤葵告诉记者,每周曲艺社都有排练,群众可以随时来观看,这也把红色文化浸润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并且,寒溪水村依托粤剧文化体验馆充分展示农光曲艺社的创作成果,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青少年粤剧培训班,结合革命历史创编《粤韵飞扬颂茶山》《寒溪热浪带春来》等众多原创粤剧,打造粤剧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当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廖艳萍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编辑:廖艳萍,李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