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委员林鲤洁:产业工人的职业病和慢性病应共防同治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1-16 17:24
图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2.0%,其健康管理是健康中国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劳动年龄也是慢性病发病由慢到快上升的特殊时期和防控的重要窗口期。

当前,广州正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产业工人是关键环节。传统的职业健康问题与逐步凸显的慢性病问题交织存在,未来如何更好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产业工人职业健康?

2024年广州市两会期间,南都记者就此专访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党委书记林鲤洁。

图片

广州市政协委员林鲤洁谈产业工人职业健康防治。

问题

产业工人多项慢性病

危险指标异常率上升

目前广州产业工人职业健康现状如何?林鲤洁介绍,产业工人除了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影响外,还与常人一样,有着慢性病危险因素等带来的健康影响。

虽然近年来广州报告新发职业病例数保持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但企业职工的慢性病问题正凸显出来。如不早期干预,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据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大型体检报告抽查,有些企业职工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多项慢性病危险指标异常率,以及甲状腺囊肿、前列腺增生和脂肪肝的检出率、肿瘤标志物检测异常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呈上升趋势。

原因

多种现实因素导致

工人慢病防控盲区

通过走访调研,林鲤洁把原因归结为四点:

一是产业工人多为市外、省外的劳动人口,健康素养仍需提升,对医保政策了解不够等;

二是企业选址与工期安排等现实条件导致就医不便;

三是体检机构对结果的跟踪和干预仍显不足;

四是慢性病管理难以融合到产业工人的健康管理中,出现了脱节。

建议

职业病和慢性病应共防同治

据悉,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已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通知》强调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的同时,也强调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综合防控策略;《健康中国行动》中除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外,还包括4类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动。

只有抓住劳动年龄关键窗口期的健康管理,才能为“健康老龄化”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林鲤洁提出,职业健康发展方向应迅速从“以防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应尽快将“职业病防治”提升为职业病和慢性病共防同治的“大职业健康”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职业健康理念,这是党和国家健康战略赋予的要求,也是防控产业工人慢性病问题的迫切需求。

具体而言,她建议打造“职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的产业工人综合服务模式,形成产业工人慢性病防控管理合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等不断涌现,职业病防治面临新挑战。因此,职业病防治工作仍需继续加强。同时,鉴于当前国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和广州产业工人慢性病发生率逐步提升的现实,广州在应对保障产业工人的健康权益上,需提出新思路、做出新安排。”

她建议多方合作,以形成产业工人慢性病防治合力。用人单位提高对职工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在防治职业病的同时积极实行慢性病防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相应的慢性病防治服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以鼓励和促进,实现职业健康医防融合,推动健康广州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廖温勃

编辑:杨丽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