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杜养生:建议升级新建3所高中,解决学位紧张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4-01-16 20:48

近年来,随着惠州市经济的发展,全市人口净流入量持续增加,高中阶段学位紧缺,群众对公办高中学位需求急剧增长,增加公办高中学位供给迫在眉睫。而高中公办学位紧缺尤以惠城区最为突出,已成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在惠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一中党委委员、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校长杜养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采取升级2所、新建1所分步走的策略,利用三年时间,确保城区高一新生每年入学人数增加接近2100人。

根据近3年中考数据分析,2021年全市中考考生65270人,其中惠城区考生17840人,占比27.33%;2022年全市中考考生69996人,其中惠城区考生19005人,占比27.15%;2023年全市中考考生75260人,其中惠城区考生21453人,占比28.51%。在全市中考人数总体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的背景下,惠城区2023年比2021年增加3613人,增加比例为20.3%。预测未来3年,全市每年还将增加中考考生约5000人,其中2024、2025年惠城区中考人数会分别增加不低于2000、1000人。

反观惠城区学生考入公办高中情况,以2023年为例,根据“公办高中不跨县区招生”的大背景下,从录取分数看,惠城区学生考取惠城区内的市直公办高中最低分为601.3分,相对县区录取分数最低的龙门永汉高中最低分450分,整整高出156分;从录取比例看,2021、2022年,城区学生录取公办高中比例分别为41.52%、41.43%,2023年则降至39.02%,惠城区学生入读公办高中压力巨大,相对其他县区不是很公平。

未来在惠州市第八中学高中部建成,每年级可提供900人学位,其余公办学位不变的情况下,预测惠城区的考生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到2025年约下降2.6%,约为36.4%,压力进一步增大。教育内卷更趋严重学位紧缺导致教育问题不断,调研发现,因为担心考不上高中,考不到公办高中的压力,使得学生压力很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教师与学校压力进一步加大,家庭由于补课等使得开支增加。家长焦虑、学生焦虑、教育内卷不仅没有因为“双减”政策有所缓解,相反在初中阶段更趋严重。

图片

杜养生

对此,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一中党委委员、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校长杜养生建议,根据惠城区现有市直高中的分布特点及惠城区教育整体实际,采取升级2所、新建1所分步走的策略,利用三年时间,确保城区高一新生每年入学人数增加接近2100人。

根据惠城区学校整体布局情况,可选取具体具备条件的学校,升级改造2所,两年完成。在升级改造的同时,推进新学校的建设,在市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收社会资金,再新建一所可容纳3000名学生的优质高中,通过教师轮岗,整合市直学校优质师资。

升级、新建后的学校建议均划归惠州市教育局一体管理。教学上,可借鉴惠州一中近6年帮扶仲恺中学、大亚湾一中的做法,以集团形式有效帮扶,提升教育质量。管理上,可借鉴实验中学的办法,以设立分校区的形式进行。

采写 南都惠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编辑:杨振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4惠州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