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如果你在春节来到广东河源连平县忠信镇,或许有机会看见古人笔下灯火璀璨、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作为保留有丰富传统民俗文化的客家古镇,忠信镇历来有举办花灯节的年俗。花灯节一般三年举办一届,2024年春节,忠信镇计划将举行第十一届花灯节。从迎花灯到上灯仪式,隆重的节日镌刻着当地群众的乡土情怀和乡愁印记,寄寓着乡镇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在广东全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助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文化成风化人的作用?广东河源连平县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入挖掘乡土民俗和家风家训文化,用小小一盏花灯将群众紧紧联结在了一起,用一则则家风家训涵育淳朴的乡风民风。
走入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面积550平米的忠信花灯博物馆内,一张张照片引人注目:灯火明如昼,人们擂鼓欢呼,庆贺新春。照片记录了忠信镇特有年俗“忠信吊灯习俗”的热闹场景。《连平州志》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这是广东河源连平县版本的“社戏”。
忠信吊灯习俗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个环节组成,最热闹的场景莫过于迎灯仪式。一般在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当地宗族中、公推德高望重的长辈作为送灯人,组成一支三至五人的送灯队伍。送灯所到之处,敲打的锣鼓和点燃的鞭炮齐鸣,还有龙狮起舞。全镇全村民众则跟随其后,喧闹欢腾。
忠信吊灯习俗中的“化灯”环节。
2007年6月18日,忠信吊灯习俗也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民俗也是忠信镇春节最隆重的活动。当地群众说,每年过年,许多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都会回乡,为的便是参与这份热闹。一盏小小的花灯,将全镇全村的人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大家共同欢度新春之时,也感叹着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村道干净整洁了,各处地方见缝插绿、推窗见绿,镇容村貌变漂亮了……此外,还有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如今已经成为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的乡村文明实践阵地。
该文明实践所依托原忠信镇文化站建成,所内设有母婴室、美丽圩镇客厅展厅、忠信花灯展厅、舞蹈室、民乐室、棋牌室、理论宣讲室等多个功能室,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占地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近年来,该所相继成功打造了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康体育服务平台等,让群众一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自成立以后,深挖民俗文化内涵底蕴,围绕“忠信吊灯习俗”这一历史悠久、意义重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实践活动。由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维护的忠信花灯博物馆,通过一份份实物、一张张照片,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忠信花灯艺术和吊灯习俗,感受乡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魅力。一盏小小的花灯,已经成为群众了解乡村历史、记住美丽乡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动教材。
忠信花灯博物馆内部展览场景。
“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这是镌刻在忠信镇司前村的吴氏宗祠家训文化墙上的“吴氏家训”。
吴氏家训为忠信镇司前村吴氏家族所世代相传,一直是吴氏族人教诲子孙后代的处世箴言。仅仅32字,却流传了600余年,其所蕴含的客家人遵纪守法、讲信修睦、拯危济困的宝贵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
近年来,在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下,司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把家风家训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群众的心灵家园种上了“文明花”,结出了“文明果”。
在司前村当地小学,每年开学的开笔礼上,诵读家风家训是“开蒙”第一课。在学童们的朗朗读书声中,家风家训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之中生根发芽。 “我们引进家训进入校园,联合学校每年举办家训征文、书法及朗诵比赛活动。”司前村的党总支部副书记吴俊峰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刻进学生心里,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司前村学童诵读吴氏家训。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以文化人、化民成俗的德治文化生动载体。开展家风家训文明实践活动,以良好家风涵养乡风民风,已经形成了司前村独特的德治乡村基层治理方式。村民的道德素养提高了,邻里之间的纠纷也少了……近年来,村民们说起司前村的社会治理,都要竖起大拇指。
在文明实践中,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德治法治两手抓。举办“榕树下习新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大榕树下讲党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成立“村务理事会”“妇女禁毒禁赌会”“同龄会”“教育互助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对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我们同时也邀请一些法律的专业人士,给大家普及法律意识。”忠信镇副镇长黄曼斐介绍,“法治、德治,我们两手都要抓好。”
司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群众开展村规民约宣讲活动。
通过组织精彩纷呈的活动,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连平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黄曼斐表示,未来,忠信镇还将积极对接连平县、河源市以及广东省的各方面专家资源,在发扬传统文化之余,为本地居民提供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技能指导服务,丰富全镇的文明实践活动内容。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实习生 章宝怡
图片由忠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提供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编辑:魏志鑫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