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救援!隧道内遇车祸现场 广医五院帮扶专家紧急施救伤员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4-01-22 17:45

“谢谢医生、谢谢护士!真的感谢你们!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车辆穿梭的隧道里偶遇车祸现场,危急关头,医护人员紧急施救。由于救援及时,伤员没有出现生命危险,连连道谢。

近日,南都健闻记者获悉,1月19日下午,跟随广医五院周新科院长参加韶关乐昌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帮扶的基建办主任关志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易高、泌尿外科副主任李天、司机陈健宏,在从韶关乐昌自驾返回黄埔科丰路隧道的途中偶遇车祸现场,他们二话不说,紧急在隧道里停车下来,立即参与伤员紧急救治,并把伤员用自驾车接回广医五院急诊科进一步治疗,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担当、医者仁心。

返程途中偶遇车祸现场 挺身而出施援手

腊八当天晚上,受韶关乐昌市人民医院的邀约,广医五院帮扶专家在周新科院长带领下,自驾前往参加医疗技术帮扶经验交流会。

没想到的是,结束帮扶工作的第二天下午,在返回黄埔的路上,竟遇上了车祸现场。黄埔科丰路北往南方向的隧道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伤者躺在地上,伤势不明。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关志威第一时间看见车祸现场,立即让陈健宏停车,紧接着,医生团队对现场受伤人员快速处置、紧急救助。

图片

“应该是发生车祸了,有人受伤了,我们下车看看情况。”出于医生的职业敏感,李天叫上易高、关志威一起下车查看。

当时,一名中年女士倒在隧道的地面上,正在努力地想爬起来去扶不远处已倾倒的电动车,“我发现那位女士鲜血从额部直流下来,整个颜面都是血,需要紧急止血。”李天说。

陈健宏立即把车停在伤者前方,并把三角警示牌拿出来放在车后面约200米,主动临时指挥疏导交通、引导车流变道,为救护创造安全救援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现场查看瞳孔、测量脉搏等,观察脸色情况和头部出血情况,确定伤者无意识障碍之后,李天和易高立即表明自己的医生身份,“我们是医生!”简单的话语让头晕目眩、惊慌失措、血流满面的伤员暂时得到了安抚,仿佛见着了救星。

李天接过陈健宏递过来一大扎的纸巾,并对其头部进行按压止血。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心,顺利地将伤员搀扶上了自驾车的座位。

一路上,李天安抚其情绪,一边通过简单询问、查体的方式,初步排除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内脏出血、肢体骨折等情况,并通知急诊科做好协助准备。关志威则戴上头盔,告诉伤员,他负责帮忙将她的电动车骑行到广医五院单车棚那里存放。

医者仁心 危急关头实施救援

车辆顺利到达广医五院急诊科后,李天立即叫上等候的护士吴琼茂、谭志玲等一起来帮忙先测量生命体征,在没有家属陪同和挂号缴费的情况下,开辟绿色通道——为伤者实施无障碍、无缝隙救治通道。

由于伤员没有戴头盔,出现颜面部撞到地面时,右前额处有一个近5厘米不规则的伤口,鲜血一直往外流。

大约20分钟,李天顺利完成清创缝合术,一共缝合了13针,额部伤口活动性的滴血终于止住了。

图片

因为救援及时,伤员没有出现生命危险。当伤者处理完毕后,对医护说出了开头一幕的感激之情。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更何况我们还是党员和科主任,先锋模范带头是应该的,我相信我们很多同行都一样会这么做。”李天说,现在回想起当时在车辆穿梭的隧道里面救助患者,还是会有一点后怕,但是当时一心想着救人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紧急救援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遇到,但我相信,每一次我们都会选择第一时间上前施救。”周新科院长说,民有所需,医有所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名医生为民的初心和冲锋在前的使命,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彰显新时代医疗工作者服务人民群众的情怀和担当。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王道斌

编辑:伍月明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