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单“A吃A”揭晓,“医疗器械茅”迈瑞医疗(300760)拟以66.5亿元溢价25%收购惠泰医疗(688617),这也是科创板首个“现金A收A”实现控制权转让的案例。
1月29日,迈瑞医疗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以此进入心血管领域这片蓝海市场,推动电生理及相关耗材的业务发展,与惠泰医疗一道在研发、营销、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协同发展,携手成长。
而被收购的惠泰医疗虽在近年来业绩不断增长,但其产线布局存在短板,导致在集采中显现劣势。“卖身”给迈瑞医疗后,双方将“强强联手”,惠泰医疗不仅能补强设备领域的薄弱环节,更有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溢价25%收购国产电生理龙头公司
进军心血管领域
1月28日晚间,迈瑞医疗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迈瑞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迈控”)收购惠泰医疗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1.12%,转让金额约66.5亿元,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迈瑞医疗的自有资金。同时,惠泰医疗实控人成正辉承诺,在其约定收到全部股份转让价款之日起及之后,自愿、永久且不可撤销地放弃所持惠泰医疗10%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
迈瑞医疗1月28日公告。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迈瑞医疗早在2023年就已开始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惠泰医疗股份。在惠泰医疗2023年半年报中,由迈瑞医疗出资的投资基金珠海彤昇出现在惠泰医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持股比例为3.03%。到第三季度,珠海彤昇持股比例增至3.49%。
在本次收购的同时,深迈控拟受让晨壹红启(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珠海彤昇全部0.12%的普通合伙权益。交易完成之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合计持有惠泰医疗约1646万股,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4.61%,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西廷和徐航。
截至2023年6月30日,惠泰医疗前十大流通股东。来源:惠泰医疗财报
收购了在电生理市场的占有率居首位的惠泰医疗,标志着迈瑞医疗进军心血管领域。据Evaluate Medtech报告估算,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排名中,心血管相关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体外诊断,且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心血管领域产品如电生理等市场规模大、渗透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
迈瑞医疗表示,公司坚定看好电生理等心血管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且不断构建和丰富耗材型业务布局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为此公司积极寻找全球优秀标的进行并购整合,内外协同发展。
据悉,本次交易合并估值为302亿元,对应惠泰医疗1月26日收盘价溢价率为25%。有投资者质疑,当前市场行情不佳,为何还要选择溢价收购?对此,迈瑞医疗回复南都·湾财社称,公司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的出发点和时间点均是基于公司对于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和节奏来考虑的,目的是以产业方的角色去进入心血管赛道,而不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行情去做的财务投资。另外,心血管产品的技术研发、临床注册、升级换代的周期均相对更长,通过并购优秀的国产公司可以帮助公司快速切入该赛道。
迈瑞医疗还表示,此次收购的是惠泰医疗的控制权,而溢价收购控制权是资本市场的常见操作。参考沪深交易所2021年以来交易规模大于10亿的控制权转让案例,平均溢价率达到了30%,其中医疗相关案例的平均溢价率达到33%。“除此之外,交易双方高度重视信息保密及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避免由于内幕信息泄露导致交易双方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本次交易的影响。”
市占率拉不开优势差距
惠泰医疗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被高价收购了控制权的惠泰医疗,是一家上市三年的科创板“新秀”。公开资料显示,惠泰医疗成立于2002年,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当前市值超250亿元。惠泰医疗在心血管赛道深耕多年,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储备、耗材原料研发、供应链体系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电生理等心血管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回顾近几年财报,惠泰医疗业绩稳步攀升。2020年至2022年,惠泰医疗分别实现营收4.79亿元、8.29亿元和12.16亿元,同比增长18.68%、72.85%和46.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2.08亿元和3.58亿元,同比增长33.45%、87.70%和72.19%。2023年前三季度,惠泰医疗实现营收12.14亿元,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分别约等于2020年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2.5倍和4倍。
惠泰医疗业绩。来源:迈瑞医疗1月28日公告
而就在被收购消息公布前四天,惠泰医疗还公布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至5.65亿元,同比增长42.45%到57.81%。
在业绩蒸蒸日上之时,惠泰医疗为何交出控制权?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惠泰医疗以约3.1%的市场份额在国产电生理厂商中位列第一名,但仅领先第二名的微电生理约0.4个百分点。惠泰医疗在产线布局中存在短板,2022年电生理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近四分之一,但有业内人士推测,这部分收入主要仍由二维类产品所贡献。
目前,惠泰医疗的三维类产品中,仅有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和三维磁盐水消融导管等实现了商业化,这也造成惠泰医疗在集采中的弱势。2023年3月,惠泰医疗仅有3个产品在河南外周血管介入类中标,不及对手心脉医疗(688016),其中标数量达8个。2022年12月,惠泰医疗中标12个产品,而微电生理(688351)中标数量却多达19个,其中就包括应用于三维的品类“磁定位-环形标测诊断导管”。
迈瑞医疗在解释上述问题时表示,不可否认的是,以电生理为代表的公司产品因起步远远晚于进口品牌,在技术上与进口产品仍有一定差距,使得国内电生理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进口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90%。
而迈瑞医疗以监护仪起家,后逐步进入血球、超声等领域,其在设备领域的优势将助力惠泰医疗的电生理和血管介入业务,加深构筑自身的护城河。此外,双方“强强联手”后,惠泰医疗的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仪等原有基础相对薄弱的设备领域有望得到显著补强。
另一方面,海外的可及市场空间数倍于国内市场,但2022年惠泰医疗海外业务收入仅为1.36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仅为11%。迈瑞医疗“入主”则可提升惠泰医疗业务的全球化布局,未来还将横向拓展其他耗材领域,完善产品矩阵。
迈瑞医疗为收购“老手”
未来医疗器械行业龙头效应凸显
通过收购从而丰富产品管线,这是迈瑞医疗的“惯有动作”,截至目前,迈瑞医疗已完成近20起全球收购。最早的一次收购可追溯到2008年,当时迈瑞医疗以2.02亿美元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监护业务。Datascope是全球第一台监护仪的生产者,在美国中小医院拥有50%的市场份额。收购完成后,迈瑞医疗成为全球监护仪第三大品牌。
2013年,迈瑞医疗又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ZONARE是全球高端放射成像的领先品牌之一,市场覆盖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迈瑞医疗希望通过收购“向全球高品质影像产品领导者的目标迈进”。如今,迈瑞医疗在国内彩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近年来,迈瑞医疗在IVD(体外诊断)业务方面发力,2021年至2023年,迈瑞医疗分别以5.32亿欧元和1.15亿欧元,收购了全球知名IVD原材料领域公司海肽(HyTest)生物和全球IVD知名品牌德国DiaSys公司,实现了在IVD原材料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奠定IVD业务的全面国际化基础。
目前,迈瑞医疗拥有以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为主导的三大产线,但在高值耗材领域的布局十分有限。而纵观全球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其中超过一半以高值耗材业务为主导,排名第一的美敦力和第二的强生的主营业务均为高值耗材,且这些高值耗材公司的盈利水平、现金流、业绩增长确定性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此背景下,迈瑞医疗看中了心血管领域这片蓝海市场。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国内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目前心血管手术渗透率整体仍然较低,国内每百万人电生理手术量约为130台,而美国则达到了1300台。迈瑞医疗认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就医条件改善、患者认知提升,以及电生理手术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电生理行业未来将长期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由于医疗器械的细分赛道众多,且不同赛道之间的技术和渠道协同性有限,迈瑞医疗认为,通过并购的手段进入新赛道是龙头器械公司必须要重视的发展策略。未来,迈瑞还将围绕主营业务补强、全新业务探索、海外发展支持等方向着手,加速并购步伐。
“不同于其他高科技行业,医疗器械这一领域的特点是行业集中度高和强者恒强,其根本原因是底层技术革命性迭代缓慢、但临床应用技术持续进步,以及和客户使用习惯的养成、品牌效应的积累是密切相关联的。并且在集采、医保控费等外部环境的推动下,未来行业的龙头效应将持续凸显。”迈瑞医疗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
编辑:彭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