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十四五”(2021年)以来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8万个,全省地级市最多,此外还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根据工作规划,今年东莞将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5所,新增公办学位3.3万个。同时还将深入推进午休、校服、研学等收费治理专项行动。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
叶淦奎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作为加快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并将教育民生实事放在十件实事之首,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决心,充分体现了教育在东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新征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全市教育系统将迅速传达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叶淦奎称,过去的一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建设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攻坚,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十四五”以来东莞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66所,新增公办学位6.7万个,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学前教育“5083”硬任务,“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8万个,全省地级市最多。
东莞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二十条,大力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高水平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推动全市超七成中小学校聘任科普副校长,举办“科学家进校园”报告会超百场。新建、改造科学探究实验室365间,实现公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全覆盖。因此,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
此外,东莞新增正高级教师人数排在全省地级市第一,省优质教育集团培养对象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增12个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总数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率排在全省第一,体质健康优良率达81.59%。
推动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二高级中学今年完工
叶淦奎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教育局上周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开年即决战”,争分夺秒、真抓实干,跑出教育“加速度”,彰显教育“有温度”。
“接下来,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落实‘投资年’有关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东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教育力量。”
根据工作规划,今年全年东莞将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3万个;公办园19所,新增公办园学位7000个。推动公办普通高中建设,包括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所学校完工,沙田中学、清溪高级中学的动工。推动水乡未来学校以及汽车学校、虎门中学等新、改扩建项目的动工。
推动雅园地块特殊教育学校动工,推进新增第2所特殊教育学校选址工作,通过借址办学、支持镇街开办第二个特教班等方式,新增特殊教育公办学位。同时,落实东莞“投资年”攻坚计划要求,结合学位需求实际谋划一批新建改扩建投资项目,提前做好“十四五”与“十五五”学校建设布局规划衔接。
推动东江沿线镇街超3万名小学生学会游泳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东莞今年还将争取创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推动科学教育“三个全覆盖”:实现全市公办中小学全部聘有科学副校长、公民办学校开足开齐科学实验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门“科普类430”课程。启动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计划,率先推动一批东江沿线镇街超3万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会游泳技能。举办东莞市学生(中小学)运动会,推动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
全市各学校还将加强和改进美育、劳育工作,举办东莞市学生艺术节,打造“每周一歌”2.0版。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育和遴选“十百千”优秀阅读空间。高水平开展“劳动周”活动,培育认定第三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叶淦奎称,新的一年里东莞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建立市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松山湖(科学城)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共建数字产业人才发展中心。加快推动中职学校通过“中高企”协同育人、现场工程师计划、订单培养等模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同时,支持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与重点企业、在莞本科院校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中职本科贯通培养,多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安排,推动学生贯通就读三年中职、四年本科,拓宽中职学生升入本科院校途径,服务支撑“制造业当家”。
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平躺午休服务
今年,东莞持续锻造莞邑良师队伍,统筹做好教师招聘规划,持续办好“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成立高层次人才招引顾问团,组建人才评审委员会,加快引进一批标志性的高层次教育人才。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达88%,中小学专任教师持证上岗基本全覆盖。
叶淦奎强调,强化学校服务管理也是今年东莞教育系统重点工作之一,将深入推进教育收费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平躺午休服务要求,坚持服务标准不降,确保平稳推进;严格执行校服自愿购买原则,学校食堂原则上自行经营,教育APP进校园“凡进必审”,不得强制、劝导学生参加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强化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收件当天派件率、及时回复率、回复满意率,提高回复效率和回复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部分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编辑:韩成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强信心 东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