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深中“半小时”优质生活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4-02-02 15:33

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实习生黄敬奎 邓欣悦 2月2日下午,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市长肖展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中山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图片

加快打造深中经济合作区,强化“海陆空铁”交通衔接;推动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大湾区深中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地;推动在深圳设立孵化器、科创中心,构建“反向飞地”合作模式,打造“深圳创新+中山制造”格局;全面对标深圳营商环境,推动超80项改革,新增100项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深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共建高端人才社区,打造深中“半小时”优质生活圈。

谋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加快澳门-中山青年创新创业园建设,深化与广州产业、金融、科技创新协同,与佛山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推动与珠海、江门等地设施衔接、产业协同,携手共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加快打造重大发展平台。火炬开发区聚焦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光电光学等产业,打造一流国家级高新区;翠亨新区坚持产城人融合,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岐江新城锚定“强中心”目标,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支持各镇街创建省级平台,推动小榄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板芙镇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三角镇创建省级化工园区。

全力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南中城际、深江铁路中山段建设,有序推进岐江新城站、香山站等轨道沿线TOD综合开发,扎实做好中山市域铁路S1线(佛山地铁11号线南延线)、广中珠澳高铁前期工作等。谋划布局跨珠江口低空飞行交通模式。我们要以立体化大交通建设,打造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枢纽,促进中山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编辑:刘贤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向湾图强 奋进中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