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开学寄语深圳学子: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4-02-20 10:36

南都讯 记者王童 2月20日,深圳中小学与幼儿园均迎来了热辣滚烫的新学期。在这个迎春纳福、岁律更新的日子里,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校长姚亮在开学典礼上寄语学子: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建校29周年,龙高师生载誉而归

今年已是龙高建校29周年。学校始终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始终为教师专业发展奔跑在教育的最前沿,始终在培育一代代龙高学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今年一批卓越龙高教师在省、市、区大赛中载誉而归,一批龙高学子在国际、国内、省市赛事中屡获殊荣。如在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高三(9)班梁芳怡同学以高分入围全国总决赛,并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高二(3)班陈诺同学荣获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届泛珠江物理奥林匹克暨中华名校邀请赛中,该校高一(21)班龚家诚同学获得一等奖,王子博等7人获得二等奖,刘墨淳等5人获得三等奖;高一(22)班李相易同学在TOC 亚洲冬季邀请赛决赛中,获得原创演讲高中组季军;高三(9)班李可、高三(4)班徐婧、高三(3)班关洪玉共同提交的科创作品《一种能消除干扰的蜃景探究仪》在2023年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获得本次活动唯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奖(最佳青少年发明奖)”。

校长开学寄语学子“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姚亮表示,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龙高人的团结、奋发与创新。

图片

明年将迎来龙高建校30周年,在这个重要节点上,他谈到学校的育人目标——“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我们应该如何赓续龙高追求卓越的传统,更好地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呢?以下几点认识与思考与大家共勉。”姚亮说。

一是从历史逻辑看,“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是龙高一脉相承的办学追求。往回上溯至2004年,龙城中学初、高中分开办学之际,我们的臧动老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就学校的育人目标展开大讨论大研究,明确提出了“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既解决学生眼前的问题,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问题,并矢志不渝落细落地,至今已坚持20年。“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是龙高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代龙高人接续奋斗、培育了一批批“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龙高学子成为担当时代重任的骨干栋梁,龙城高级中学累计荣获各类荣誉称号260多项,实践证明,“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契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理论逻辑看,“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是龙高一以贯之的办学遵循。“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可以拆分为三个关键词:高素养、现代、中国人。“高素养”就是指每个龙高学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就是指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为我们的求学目标,在为国为民的赤诚奉献中实现个人抱负;“中国人”指的是成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又立志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人才。这三方面,结合了个人追求、现实需要和家国情怀,是三位一体,统一归结到一个“做”字。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答卷由我们书写,家国荣光将因为你们而闪耀!

三是从实践逻辑看,“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是龙高一心同体的创新关键。“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关键在于实践,在于创新,龙高在教育教学上,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的“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打造多元立体的“龙韵课程体系”,探索“最优组合+最优智能”育人模式,做优课程,做实活动,做强师资,做美校园,纵深推动“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落地落实。    

编辑:王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