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铸魂,奋楫扬帆——深圳实验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4-02-21 11:07

近日,深圳实验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深圳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全面主持行政工作)、高中部执行校长邓旭发表致辞。致辞中,邓旭回顾了学校前一学期的主要工作,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从春运免费送热水的新闻开始,谈到爆火的“尔滨 ”,寄语师生。

图片

致辞全文如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回到了官龙山下、西丽湖畔的美丽校园,步入了新学期,开始新一年的播种与耕耘。

人间有大爱,处处真情在。这个春节,对有些人而言,回家的路非常漫长,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一些省份的高速公路积雪冰冻严重、交通受阻。沿线村民自发为高速公路滞留旅客送热水送食物,还嚷着:不要钱!免费的不要钱!本来冰天雪地里堵车十几个小时是非常窝心的,瞬间就被这暖暖的善意和质朴的温情感动了。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感触颇深,我们的人民淳朴善良,在天灾困难面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回眸过去一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高中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全体实验人励精图治、凝心聚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实现了师生学校共同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开年即开战,开工即开跑。新的一年,如何继续保持高中部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领航,潜心立德树人

 

(一)把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科技的需求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信号”。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科技、人才、创新能否真正成为三个“第一”,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教育是科技、人才、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基础的基础,是战略的战略。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唯有如此,才能够适应高质量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二)要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基石”。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深圳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心有大我、心怀“国之大者”,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潜心“躬耕教坛”,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将教育与个人前途、家国命运结合起来,甘于奉献,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自身的职业追求。我们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勤奋专业、爱生乐业的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境界高、人品正、业务强的骨干教师,招聘了一批有梦想、有干劲、有潜质的名校优秀毕业生,形成了富有战斗力的教师梯队。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体系,加强金牌竞赛教练引进,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多措并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023年,学校全体教职工人心稳、干劲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中部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中累计获奖86项。其中,青年教师在广东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人数全省第一,全省一等奖第一名2人;7位青年教师获得市直属学校一等奖;1名教师获评深圳市教育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评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二、优化育人模式,完善培养体系

(一)持续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基础学科课程、特长发展课程、校园文化课程、节日纪念日课程、全员德育课程、学科竞赛课程等“六类”课程的“教—学—评”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建构。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德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立英才班,探索初高协同一体化培养模式。

 

(二)不断拓展课程资源,依托全国著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高新科技企业,组织实地考察、引入专家导师、研发双高课程、开拓教育视野、共建双高基地。当前,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知识的生产方式,改变着知识的传播方式,改变着国际话语体系。前几天发布的首个文本生成视频模型Sora,通用人工智能由感知到认知,已经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和引发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深圳实验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新赛道,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支撑,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与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计算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有九位院士)合作共建“图灵实验室”。将成立校外院士导师团队,开展 IT 领域专家讲座,开设双高合作课程,带领同学们走进国家实验室实际操作,制定并实施IT拔尖创新人才“双高衔接”一揽子培养计划。

三、抓常规守底线,保障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去年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校园体育馆坍塌、河南南阳学生宿舍火灾等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祸患常积于忽微,麻痹大意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再完备的技术和制度都无法取代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校园安全容不得侥幸大意,师生的安全感更经不起“坍塌”。我们要真正地以事故为鉴,把安全意识的弦绷紧,把安全隐患排查做扎实、做到位、做在前。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安全关乎你我他,校园安全责任更需要你我他共同承担,“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是把风险控制在未萌状态最有力的“武器”,不让“灾难”成为真正负责任的“质检员”。师生共同守护,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四、守正创新抓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个冬天,“尔滨 ”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在松花江上开起了气垫船和热气球,用无人机在索菲亚大教堂高空四十米处悬挂人造月亮,甚至请出了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族人,借来了沈阳的两只“金凤凰”来做空中表演,还有切块摆盘的冻梨、撒糖的豆腐脑……各种花式“宠粉”把很多黑龙江人都“整不会了”,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南方游客,有求必应,啥好东西都往外掏。这把火也自北向南“燎遍”全国,各地文旅部门也开始纷纷“卷”疯了。其实,不论淄博烧烤的爆火,还是“尔滨 ”冰雪游的热潮,都反映了当前民众对于高品质文旅产品的巨大渴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到“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老师们、同学们,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关键在行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要做到。深圳实验学校,“实验”是个名词,“实验”更是个动词,实验人就是要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志存高远,知行合一。过去一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多引以为豪的成绩,这也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新的一年,继续保持教育教学高水平稳定发展,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仍需接续奋斗。

最后,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甲辰龙年,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快乐成长,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祝各位教职工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龙马精神、福运绵绵!祝福我们的学校龙腾万里,各项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周正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