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即,社会组织呼吁国务院尽快出台全国性控烟法规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4-02-22 19:43

2024年全国两会在即,一批重要的社会议题正在引发讨论。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召开了“2024两会议/提案建议交流会”,并邀请了多位代表委员参会。南都记者了解到,该组织呼吁国务院尽快在2025年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中国绿发会政研室曹美娟在会上就关于出台全国性的控烟法规即《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分享了相关建议。建议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大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渴望通过立法保护公众免受烟草危害。全面无烟立法具有极高的支持率,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控烟法规。但是,中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加以约束。所以,为了执法的统一,也为了推进我国控烟履约的工作进程和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建议国务院尽快在2025年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建议回顾称,2003年,中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根据缔约义务,中国应该从立法层面对吸烟行为加以控制,但二十年时间过去了,中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加以约束。而与此同时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法或控烟综合性立法,其中40多个国家施行了全面无烟法律。

图片

乘务员在列车上向旅客讲解禁烟知识,动员旅客群众自觉不吸烟、主动戒烟,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摄

据介绍,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原国家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不过,这次立法并无下文,至今尚无一部全国范围的控烟法规出台。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层面对控烟的强制性规定主要出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保护面较为有限,尚未实现控烟的“金标准”,即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控烟专家长期呼吁的警示图形上烟包、提高烟草税、限制烟草捐赠等关键举措也停滞不前。

地方层面,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秦皇岛等城市出台了较为严格的控烟规定,但受限于全国立法的缺失,还有一些地区的控烟规定漏洞较多,未能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尚无控烟条例,强制性的控烟工作难以落地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但近几年随着国家层面无烟立法“难产”,地方层面控烟工作受阻,公共卫生专家已经多次公开警告前述承诺正变得难以实现。

中国绿发会在这份建议中也提及,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规定,至2030年全国成人吸烟率才达到20%的目标,可见我国的吸烟率与全世界平均吸烟率还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个地方规定不一,没有统一规定,甚至各地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建议强调,为了保持推进我国控烟履约的工作,为了实现健康中国到2030的目标,实现全国统一的控烟执法。亟须我国出台一部全国性的法规对吸烟行为进行加以约束。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