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保华: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中增设出口豁免规定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3-05 17:11
图片

3月4日,正值两会召开之际,南都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药业”600521.SH)总裁陈保华在今年人大会议期间带来了《关于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增设“出口豁免”规定的建议》等多份建议及议案。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

  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

      不应限制以出口为目的正当商业行为

陈保华在建议中指出,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不应该将权利事实扩展到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应该限制以出口为目的的正当商业行为,不应该损害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期限不超过十四年。”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发明和实用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上述法律规定简称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 

据统计分析,全球范围药品专利期限补偿情况可分两类:一是未实行专利权延期制度,专利权限到期后,专利保护权也随之消失。这类国家超过180多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110个。二是实行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国家仅40多个,而其中又有约30个国家(欧盟成员国)对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作出“出口豁免”例外规定。

陈保华进一步指出,由于我国的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对药品出口未作出明确的“出口豁免”特别规定,有可能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不加区分地实施专利保护,所产生的弊端主要是在专利权延长期内,限制了我国制药企业制造、使用和销售以出口为目的该品种的原料药、仿制药。

然而,据陈保华观察,相比之下,印度等没有专利权延期制度的国家,原料药、仿制药的制造、使用、销售不受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限制;欧盟各国执行“出口豁免”规定,他们在专利补偿期内以出口为目的的原料药、仿制药的制造、使用、销售也不受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约束。

“由此,他们就会比我国药企早五年抢占国际医药市场,这样就直接导致我国制药企业退出约四分之三的国际市场空间。”陈保华坦言。

  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

增设“出口豁免”规定

“我国制药企业近6000家,既是国际原料药生产大国,也是国际仿制药主要供应商,但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化学药研发、生产起步比较晚,仿制药国际市场占有率还不及印度。”陈保华强调,要实现 “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的梦想,我们必须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以便更好发挥法律的引领保障作用。

“众所周知,药品生产销售是药政管理最严苛的重要环节。”陈保华进一步指出,医药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在于它的产品能尽早地占领市场,同时,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能力,而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改进更需要在市场需求拉动下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探索并积累经验。“所以,无论从占领市场还是发挥市场需求拉动效应上讲,我们都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

为此,陈保华建议,在《专利法》第四十二条中增设第四款“出口豁免”例外规定。即:在药品专利权延长期内,以出口为目的或最终以出口为目的的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等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陈保华表示,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增设上述“出口豁免”例外规定,既不违背中国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立法本意,也不会影响专利权人在中国的权益实现,并且也不违反其他国际条约中应遵循的规则,同时还能引导和保障我国原料药、仿制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助力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

除此以外,今年陈保华还带来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才发展促进法》的议案。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我国人才发展面临供求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

陈保华在议案中提到,充分发挥法律引领保障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有助于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按照人才发展规律,围绕人才培养与开发、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法律责任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机制,促进人才发展有法可依。

陈保华进一步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制定人才发展促进法是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通过国家立法,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为国家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流动等提供支持,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激发创新动力,为推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陈保华:将国采慢病药不分剂型规格纳入基药目录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编辑:伍月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全景看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