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大湾区医疗融合步入新阶段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3-29 16:25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医疗融合发展迎来港澳药械通、“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等创新政策。

未来的大湾区医疗融合将向哪个方向发展?大湾区居民有哪些医疗融合发展需求?近日,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高永文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图片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高永文。

在全国两会上,高永文多次就香港和内地的医疗融合问题提出建议。高永文是一名骨科专科医生,也曾于 2012 至 2017年期间担任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对香港与内地的医疗体制均有相当的了解。

大湾区共同培养高水平家庭医生

“我知道内地在进行医疗改革,主要目标是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而香港的分级医疗制度可以为改革提供参考”,谈起香港与内地各自的医疗体制、特色,以及融合发展的空间,高永文如数家珍。

他介绍,香港的医疗体系特色明显。一方面,香港分级医疗制度由来已久,市民看专科公立医院前都会经过家庭医生的转介,香港市民也比较习惯“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看诊模式,医疗效率也相当高。另一方面,香港的医疗水平、临床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高,也注重引进创新的、国际先进的新药和医疗器械。

在3月初举行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高永文注意到,与他同在医卫组的内地卫生专家们都在关注和讨论医改、分级诊疗问题,“目前的难点在于,把三甲医院的资源下沉到社区并不容易,社区的医疗设备等配套程度有限,市民也对社区医院信心不足,更习惯直接去三甲医院看病”。

在不同的医疗体制、医疗特色基础上,大湾区的医疗融合正在互补中发展。高永文介绍,港澳药械通的开通正是基于香港医疗的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通过这个政策,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械进入到大湾区;香港的分级诊疗经验,也正在襄助内地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相当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和大湾区多地进行合作,帮助培训内地的家庭医生”。 

图片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高永文。

居粤港人的医疗福利通用迎来新通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在大湾区城市工作、生活的港籍人士数量已达三四十万之众,在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香港与大湾区城市都在融合发展,两地的医疗文化也正在融合、拉近。

“香港已经推动了长者医疗券‘过河’,说明特区政府对居粤港人的医疗卫生福利开始有了一些考虑,下一步,我想,特区政府也会逐步考虑其他范围的药品——包括疫苗——能不能让香港居民在内地使用的问题”,高永文说。

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将香港“长者医疗券”的落地范围从香港扩大至深圳、广州、中山、东莞的7间综合医院、2间牙科诊所,其中包括中山一院这样的内地一流三甲医院,让年满65岁,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长者在所属社区选用最适合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估计约8.8万名符合医疗券资格在大湾区居住养老的居粤港人、以及考虑北上求医的的香港长者均能受惠。

更多的福利通用、政策优化需求还在路上。

高永文认为,虽然两地的医卫制度、医保安排不同,香港居民在内地使用香港医疗福利存在可及性的问题,但随着两地医疗文化的融合、医卫政策的融合推进,相关政策优化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一旦开了头,就是有条件、有空间去继续优化的”。

图片

南都资料图。2023年4月,香港长者医疗券在内地扩大使用范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设立于深圳龙岗区的荔枝苑社康服务中心被纳入使用范围。

港澳药械通正在扩大目录范围

在大湾区医疗的融合发展中,“港澳药械通”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制度。“药械通”实施至今,已涵盖近 30 种药物及近30 种器械,并为近5000人次患者带来就医便利。

高永文介绍,为推动“港澳药械通”进一步扩大知晓度、覆盖面,医疗界正在致力设立资源中心,发布相关资讯,帮助大湾区居民了解目前药械通能够使用的药品、器械的范围以及使用用途、申请方式等。

同时,将药械通政策覆盖的药械目录进一步扩大,正在成为这项政策的优化方向,“此前是紧急使用的、‘救命’的药械才能申请,这种规定最开始是合理的,因为要规范化运作,随着我们的经验越来越多,可以考虑把这些条件适当地放松一些,比如预防性质的疫苗,比如有些不是急用、但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药品,就像高质量止痛药,也纳入进来”。

高永文留意到,目前已经有大湾区医疗机构开始通过药械通政策申请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救命”的药械,比如帮助改善血脂控制的药品,“已经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了,不再仅仅是‘救命药’”。

图片

南都资料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熊观霞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植入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的人工耳蜗。

相关:

居粤港人期待大湾区预防接种一体化

香港致力于疾病筛查与公众健康教育的公益组织“银骑士”针对居粤港人的疫苗接种需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图片

生活在深圳、广州、东莞的200多名港人在调查中提出,支持广东省引入香港上市的疫苗,让居粤港人可在指定机构接种,“加速大湾区预防接种一体化的落实,便民惠民,吸引更多人才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图片

受访的287名港人平均在广东生活了6年,最长的已在粤22年。其中97%的受访者表示,有过特地返港接种疫苗的经历。

但返港接种带来了种种不便:93%的受访者抱怨交通耗时较长、往返花费较高;63%的受访者认为定期往返会耽误孩子课程;另有45%因工作繁忙,46%因住宿不便,以及预约困难、个人健康因素等原因,希望能够有“就地接种疫苗”这一选项。因为两地疫苗接种政策的差异,大部分受访者还遇到了就业、就学困难。具体而言,居粤港人最为关注的疫苗类别分别是长者疫苗(89%)、儿童疫苗(60%)、成人疫苗(40%)。

图片

文/李文

编辑:李文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文744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