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留学还能否值回票价?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4-04-02 14:11

编者按:

时下,留学热降温,留学开始回归理性,不仅如此,有的留学生回国后发现薪资待遇不如自己预期,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诸多“海归光环消亡论”。为此,很多人开始质疑留学含金量是否正不断降低,留学还能否值回票价?

本文及时关注解读当前此类教育困惑,围绕留学的价值在哪里,留学期间学生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话题展开,给出了专业的教育建议,呼吁社会助力留学生群体保持更加良性开阔的求学及择业心态。

近年来,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数量显著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诸多“海归光环消亡论”:“三年留学花费200万,回国却只找到4000月薪的工作,难回本”“留学太水”等类似感慨屡见不鲜。

这些感慨不禁让人发问:留学这件事是否还值得?

图片

为了学习深造积累经验

无需太在意不和谐声音

谈及出国留学,总让人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优质的教育资源,全新的环境与异国文化,以及“海归”的镀金身份等等。很多留学生当初选择远渡海外求知求学也是基于上述考虑。

谈起自己当初选择出国留学,目前在新加坡留学的张琳坦言,有点特殊也有点戏剧性。“与那些很早就筹备海外留学的同学不一样。那会儿,其实我最初的全部精力是放在了国内考研上,考试结束后觉得自己上岸机会很小,才临时决定海外留学的。所以说,我选择留学其实和考研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

张琳表示,其实那时她有去香港上学和新加坡留学两条路可以走,因为那会儿是在2022年年底,幸运的是那时国内逐渐放开了留学政策,考虑到自己是英语专业毕业生,选择海外留学不仅可以拓宽职业发展道路、个人眼界,海外院校的课程还可以让她接触到不同行业的前沿知识,对于自己今后求职也十分有益,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到新加坡留学。

如今已经回到国内发展,在美国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苏菲也表示,当时选择出国留学主要是出于学术发展考虑。“我所就读的专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出国留学可以让我在更成熟的教学和学术环境下学习,而且我本科阶段就在香港就读,出国留学申请到好的学校更容易,也是同学们的普遍选择。”

对于部分留学国家偶有出现的不和谐声音,张琳表示,没有必要因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去放弃学习提升的机会,而且社会舆论的变化是很快的,不一定会有长久的影响,但自己的收获是对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的,会影响之后的人生。“在我看来,留学最大的收获不应该仅仅是有利于求职的一个名校学历,而是学习的知识和在国外生活锻炼的自律、自我规划能力的提升,而这些方面相信将会对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就业形势的确不如从前

积极面对并要摆正心态

出国留学,曾经意味着“镀金”,在就业市场上有了不一样的砝码。但是,时下,很多“海归”都成了“海待”,有的学成回国的学子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是薪资待遇并不理想,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3校园招聘白皮书》显示,2022届留学生中就业月薪在1万以内的占42.95%,2022届留学生中只有14.99%的人认为求职比较容易,2022届留学生中在1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只有6.62%。

目前在美国留学的向明天就表示,留学生群体日益扩大,找工作的优势确实不如从前。对于刚刚毕业的“海归”来说,除了追求更高的学历,可能需要找到除了“海归”以外的自身优势,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因此,我认为留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时,就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之积累经验,为日后进入自己期待的领域打下基础。”

曾经在英国留学,目前回国工作的张心语认为,确实留学生找工作的优势不如以前了,但还仍旧有一定优势。在她看来,既然有留学的经历和背景,不管它优势是大是小,都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这段经历至少证明了自己具备在陌生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别于在国内读书的优势。“因此,在就业求职方面,留学生还是会比在国内读书的同学更多地考虑到外企工作。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留学生就不考虑国企或者国内的企业,而是说自己可选择就业的范围会更加多元途径更广。”

“如今,在国外学校的一个班级里,可能80%的人都是中国人;公司的面试名单里,可能半数以上也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为此,张琳认为,如今“海归”已然不是稀缺资源了,留学生找工作的优势确实不如从前,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既然如此,就更要摆正心态。因此,对于求职这件事,张琳采取国内国外双管齐下的策略。“虽然我目前想在国外就职就业,但是也只是短期考虑,为的还是多学习多积累经验,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国发展。”

张琳并不是个例,很多留学生都和张琳一样,将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落脚点还是选择在了国内。从城市选择看,海外留学人才前往一线、新一线城市发展的意愿强烈。目前,有近半数的海归分布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

留学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但不代表留学失去意义

从相关数据来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国,中国正在失去第一生源国地位,让位于印度。近几年清华、中科大、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下挫。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清华毕业生出国留学率呈下降趋势,本硕博全口径出国(境)留学率从15%左右,已降至8%左右。

前几年的“留学热”开始降温。

“‘留学热’降温说明选择更理性了,有助于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更合适的教育选择,而不是一味跟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留学分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执行总编任蕾分析认为“留学热”降温主要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些年,尤其是2023年后,留学费用上涨较快,留学成本成为家长和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回国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留学生收入不及预期,有些人会认为留学“性价比”下降了;二是各国留学政策的变化,受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中国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收紧,这也会影响到学生深造时的选择;三是国内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各类排行榜上,中国高校排名的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国内教育更加认可。

既然如此,那么留学到底还值不值得?

对此,任蕾表示,留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回报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跨文化的国际经历。值与不值的关键在于个人能否充分利用留学这段经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个人成长而言,留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经历,开阔了个人视野,探索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我认为留学最大的意义是提供了一个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提供了体验不同教育方式的机会,提供了更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能使人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文/顾昕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融媒体专委会委员)

编辑:程姝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