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不被定义的,她
展期:3月3日-4月10日
地点:ART 206美术馆
这是一场只有“她”的展览。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创业老板的作品、上班族的作品、母亲的作品、小学生的作品、退休老人的作品……她们在社会和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身份,但她们最终只是“自己”,是每一个热爱生活、不被定义的“她”。在展览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年龄和职业选择的女性作为创作者的艺术感知,以她们各自的人生阅历为底色,用绘画、摄影、手工、服饰设计等等,去描述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破烂儿大老王's100个古董玩具收藏展
展期:3月9日-4月13日
地点:不安分书店space space二楼
广州本土古董玩具仓的主理人“破烂儿大老王”,从众多的古董收藏里精挑细选了100个古董玩具,把展厅现场变成了欧洲老街道深处的神秘古董店。不仅早期风靡日本市场的丘比娃娃、被拍成大电影的芭比娃娃、更充满异域风情的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的Maria Helena手工制作的布娃娃 、西班牙的Klumpe和Layna……甚至还有一只被中古玩具市场视为“高端奢侈品”的20世纪30年代的小Lenci娃娃。在玩具和神物的交界处,展览还带来了大老王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面具。这是喜欢中古玩具和艺术的朋友不能错过的有趣展览!
“重返旷野”插画主题展
地点:草芳围31号CHERRYCOCO艺术展览空间
展期:3月8日-5月5日
“人生是旷野”这句话在2024年的春天以令人向往的方式描绘着诗和远方。而展览以“桃色冒险~释放自由的灵魂”、“我的快乐时代~感受1920的复古魅力”、“城市之光~投身广州城的春光之中”三个部分,转过身来用插画的形式向自我探索,发现另一个角度。她可以喜欢机器人、编程、足球,他也可以喜欢芭比娃娃、化妆、编织。只要摆脱了刻板印象我们就能感受到:“我本就在旷野”。
机器女工!
展期:3月9日-4月12日
地点:广州画廊
在刻板印象中,“机器”往往是一个非常具有男性气质的词汇,可在艺术家任倢的眼里,机械之美是向任何一个人敞开的。毛毡、反光织物、胶管、弹力线、木板、滑轮、金属零件……她以惊人的艺术创想和对材质的把控,用作品建立了一套视错觉系统,带来充满惊奇的观展体验。去看一场材料的艺术,看机器女工怎么突破你的想象。
风的遐想
展期:3月12日-5月10日
地点:TIFF CAFE(明园店)
“风的遐想”举办地在广州东山口五大园之一的明园,在这栋百年老建筑中的TIFF CAFE内打造了一个繁花般的意境世界。风永远自由,风无实体可触碰,但风无处不在。这样的自由同样体现在现场的展品中。周语萌将大自然的景象用丙烯材料抽象记录在画布上,刮制的割裂感和建筑本身的光影变化,都为作品提供了千人千面的解读方式;肖玥瑶则以世界各地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为摄影创作主体,将照片和镜面以多种方式组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骑楼船班:“一加一”广州-澳门跨城市艺术家专题展览
展期:3月30日-5月10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3楼展厅
骑楼,是南欧和南粤地区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建筑空间;红船戏班,依托珠三角的河涌水道、城市乡村,形成了一个网络状的表演地理。策展人宋轶把代表本土的空间和历史特点的事物杂糅在一起,就有了“骑楼船班”的展览标题。在具体的展览策划中,策展人从对社会和文化语境的观察慢慢转移到对艺术家个体创作的关注,进一步探索艺术家之间合作的可能性。本次展览通过梁子毛(澳门)+刘行(广州)、李嘉莹(澳门)+广州创造力文化有限公司(广州)、陈安琦(澳门)+“自然的形状”陶艺实验课程小组(西宁)、梁臻(澳门)+唐菡(广州)这四组艺术家进行探索。
自由流动的她
展期:3月23日-4月23日
地点:FUI SPACE
这是一场限定了参与者的女性创作者展览,展出的艺术作品都来自于一群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的女学生。她们自小接受着国际化的教育,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教养。“根”在一处,但思想是流动的。于是在她们的作品中,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和文化交融带来的独特感受相互碰撞,我们能够通过正在成长的女性视角去看到她们眼中的美,并在同一空间中,与“未来的她们”开启一场关于自由成长的对话。
——佛山——
奥瑞拉森林与巨人之舞
时间:3月20日-5月20日
地点:南海桂城金融高新区A32万科里中庭
本次项目的作品是以大美艺术怪兽艺术的小朋友们联合创作而成,每位小朋友都在这次项目里都根据自己对于故事内容的思考从而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传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本次项目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精灵的各异神态,以及小朋友们对于这些元素的真挚感受希望各位观众在观看本次的作品期间可以深刻感受到每位小朋友对于这个神秘世界的思考与感受。最后,向每一位参与这个项目的小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的勇气、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将会成为你们未来无限可能的源泉。同时,也想向大家呼吁,让我们一起保护和珍爱我们的大自然让它永远绽放美丽和生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各位小朋友们在玩儿,观赏的过程中要保护好我们的奥瑞拉森林。
4+1——中国画作品展
展期:3月22日-5月5日
地点:四季艺术汇
展览主题“4+1”,指的是参展的五位艺术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是李若晴、陈建宏、陈伟明、庄程恒,来自广东画院的陈迹。本次展览展出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皆来自他们日常所得,展现出不同思考轨迹。理论融入实践,最终呈现出的是既饱含传统绘画精神,又有时代新貌且各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广州百年风情—万兆泉雕塑作品展
展期:4月1日-5月12日
地点: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览厅
时光飞逝,但独特的南国风情,仍让人难以忘怀。作者采集最接地气的乡土,重拾生活的记忆,倾注强烈的艺术情感,运用洗练活泼的手法,揉合传统民间陶塑技艺,以新颖的形式创作出这批佳作,捏塑出过去西关人家的风貌,再现广州百年风情,唤起我们对往日生活的美好回忆。
——深圳——
“偶遇”韦斯安德森
展期:3月8日-7月30日
地点:万象天地
展览携带近300幅受“韦斯·安德森”本人认可的韦式美学风格摄影作品,为深圳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多巴胺空间,给每一个处于“寒冬”中的心灵送来一股奇妙而绚丽的暖风。
轮廓——李戬作品展
展期:3月16日-4月23日
地点:hiart space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艺术家擅长的动物题材外,人物肖像、身体形象也是重点展出的部分。“轮廓”指向作品中关注的“形”与“象”。人格化的动物题材是近年来李戬为人所熟知的部分。他尝试将形象、形体作为重点研究部分强调,试图搭建起属于自己在水墨领域的独特语言框架。画面中没有背景,没有过多的叙事情节,李戬把笔墨聚焦在自己架构的形象中传达给观众,建立起观者和被观者的直接联通。
姚磊:浪漫袭雪堂
展期: 3月16日-4月30日
地点:美成空间
展览呈现姚磊自2021年至今的绘画作品,展期至4月底。姚磊持续探究着以壁画为代表的绘画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新作体现了他以图像嫁接思维的阶段性思考。在姚磊看来,壁画犹如一种幻象,历经时间磨损,日趋变得不确定,甚至走入混沌。而在“浪漫袭雪堂”中,他选择揭开那片唯美的幻境,直面承载壁画的墙壁。
收汗——李占洋雕塑作品展
展期:3月23日-5月23日
地点:朗信艺术中心
“收汗”原指水泥从流动到凝固的过程,在快要干的水泥表面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水珠,类似出汗。“收汗”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的中间状态,一个充满未知的过程。现实的不确定性,加之李占洋近年遭受的病痛折磨,他更确信了不确定的意义或确定的无意义。从李占洋创作脉络看,“不确定性”一直贯穿始终。
视界之城:城市艺术的跨文化探索
展期: 4月4日-7月7日
地点:木星美术馆
本次展览由法国策展人玛格达·唐妮诗(Magda Danysz)与中国策展人吕红荣(Hongrong Lyu)联合策划,特别强调了街头艺术的活力与创新,这种充满年轻气息的艺术形式,无疑将吸引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在城市中,我们都是旅行者。对于那些发掘并利用公共空间,通过创作美化这些空间的艺术家而言,他们为这座城市创造了历史性话题。他们的作品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讨论城市公共空间话题的机会。
——东莞——
时光的凝望
展期:3月19日-5月19日
地点:燕美术馆
此次展览体现东莞艺术界鲜活而细腻的气质。艺术+家具,文化赋能产业,空间与空间的联动,从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为观众呈现一个沉浸式的观展新体验。
王临潼《迷尘》沉浸式艺术展
展期:4月6日-5月31日
地点:野美术馆
展览呈现王临潼如梦似幻的创作。展览通过特别设计,给观众一个虚幻与现实交替的沉浸式展览。
——澳门——
贺娟个展:花漾流年
展期:3月1日-4月8日
地点:Humarish Club艺术空间(澳门葡京人H853 Fun Factory娱乐厂R68铺)
“花漾流年”代表生命中美好且短暂的瞬间,仿佛花朵绽放一样美丽,与时光一同流逝。从事绘画创作已经15年的贺娟,在是次展览中展出30余件丙烯、纸本及扇面作品,呈现了她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
“在你身边,你在身边”亚当·汉德勒(Adam Handler)个展
展期:3月8日-4月23日
地点:Artelli,澳门新濠天地The Showroom
纽约艺术家亚当·汉德勒(Adam Handler)首次在澳门举办个展,“在你身边,你在身边”展览亦是他于亚洲地区至今最大型展览。亚当·汉德勒以其独特的童趣式疗愈风格闻名,这次展览融入了他深刻的亲身经历,透过艺术与爱的结合,带领观众踏上一段关于爱与治愈的艺术之旅。
——香港——
Hong Kong・Home Kong II
展期:即日起至4月27日
地点 :雍廷序画廊
由四位本地画家,包括梁将、邝国惠、Pen So 和WM Li联展《Hong Kong ・ Home Kong II》,将展出他们四位艺术家对香港的人、事、物都有着独特的感知和观点。他们热衷于运用自己最擅长和喜爱的创作媒介和技巧,细致描绘着对香港这个“家”的个人情感。每件作品都能带给观赏者不同的感受和冲击,让他们沉浸在幻想的空间中,与艺术家的思想产生共鸣,进而酝酿出更深层次的联系和体验!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俞彤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