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的福田实践”案例获生态环境部重点推介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转载2024-05-09 23:47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推文《CEEC动态 | 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展示(二)》,介绍了中日韩三方发起“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其中提到,由韩国主导的《2023年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报告》已完成,中方共有6个案例被写入该报告,其中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案例被重点推介。

图片

 

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案例《在行动中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的福田实践》中提到,中国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深圳也不例外,“可持续发展先锋”便是目标之一。福田是深圳的中心城区,怎样让更多的市民关注气候变化的问题,并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而采取行动?福田区从青少年教育入手,开发、设计了面向青少年的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系列行动,让青少年在行动中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校家社联动,从而全面提升市民的气候素养。

 

该项目目标以素养导向的气候变化课程为载体,为减缓气候变化而采取行动。通过青少年的行动,促进家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提升市民的气候素养。11年来,该项目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因校制宜,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活动,开发和设计了素养导向的“解说学习型、五感体验型、手工创作型、场地实践型、拓展游戏型”等气候变化课程群,并在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完善,构建了“四圈层三模块”的气候变化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小手拉大手”,促进全区青少年及其家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另据介绍,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的福田实践这一项目于2012年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并通过培训、竞赛、研学、亲子活动等方式指导各所学校、各位老师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教育。本项目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开发课程,制定行动计划,培训教师等,各校再根据行动计划自主选择和创新开展气候变化教育行动。

 

此外,本项目每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交流和竞赛,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和支持下,与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红树林基金会等机构合作支持课程开发和实施,在保护地开展各类活动,推动学校与校外机构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还组织学生参加气候变化调查、废弃物品重新使用、低碳行动等竞赛。项目核心成员应邀在亚洲环保论坛、东亚青少年湿地保护会议、生态文明进校园全国论坛作专题发言。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基于“四层三模”的生态文明教育福田实践》在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市教育学会、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交流研讨会暨颁奖典礼中获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年度奖。历经多年沉淀,深圳福田的生态文明教育正在形成良性闭环,形成集体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力量,为全国其他城市创设了一份可借鉴、可参考的生态文明教育样本。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