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题公布后,引起各界热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引起的时代变革,正在重构人们的习惯和认知,让人们不断思考和分析未来社会的样态,这一切合时代前沿趋势的高考作文题也让许多深圳资深语文教师充满了兴趣,他们也启动了一场同题作文“大赛”,纷纷开始下笔写作“范文”。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正高级教师龚志民也献上了他的“下水”之作。
2024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正高级教师龚志民。
一维自有一维问,九宵白云九重天
龚志民
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的确为我们寻找许多生活与科技方面的解答提供了方便。但是,作为人的我们,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呢?科技方面,因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证实越多,证伪也越多;破译的猜想疑惑越多,看到的圆圈外空白越大。而对复杂多变的人性而言,满足越多,欲望越高。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在未来只会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科技成果不是让人一劳永逸,而是让人生生不息。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本身并无情感价值和价值判断。在科技无远弗届的时代,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依据已有成果集成知识信息、依据逻辑推论的确能够解答许多问题。一个领域是一张网,世界也是一张网,宇宙是无限大的网,任何问题都只是网上的一个节点,绳相连,网重重;一铃响,百铃和。每一张网都是一个不同的维度、每个节点上挂的铃铛背后都潜藏着某种启示。生活和卫生条件问题解决了,生育率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摩尔定律打破了,量子通信又孕育出新问题;电车解决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又面临电池无害回收处理问题;生物克隆技术成功了,生命伦理出现了迷惘。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用已有的知识和实践解答了一个个心中的疑惑,而现实生活的进步、新科技的运用,总是不断证伪甚至颠覆互联网与人工智给出的答案。
随着维度的变化,时空的变化,我们会不断触碰无数张显性的、隐形的网,进而网络上的诸绳联动,百铃皆响,新的问题纷至沓来。电竞产业的娱乐性、商业性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人工智能的大量运用对工人的就业岗位的冲击问题,如何协调?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加速了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必然带来物与人的变革,变量增加、变速加快,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知识内涵是基于已有的、过去时态,基于逻辑推论,问题怎么可能减少呢?
如果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真的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其实不是好事。没有问题就不会生成解决方案,科技就会停滞不前。许多时候,表面上问题少了,或许一个突然的问题就让太平盛世变得虚弱。如果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真的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要么是科技人文发展遇到瓶颈了,要么是我们思维退化了,要么是我们正在沦为科技笼中的金丝雀。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吧,不能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使我们失去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新科技的运用,都使我们迈入一个新的维度、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维自有一维问,九宵白云九重天。只有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杜绝让人工智能代笔写论文之类的糗事,才能笑面未知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编辑:董淑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加油,少年!2024高考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