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发展、贯通育人 听听深圳民办校长们怎么说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4-06-12 14:57

近日,主题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四期罗湖区民办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暨高质量发展微讲堂在深圳市鹏兴学校举行。全区民办中小学的第一书记、举办者、校长及教学主任近60人参加本次培训。罗湖区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王建波,区教育局教育督导科科长尹量,深圳市大望学校书记、校长李富贵,深圳市罗湖区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叶华炜出席此次会议。罗湖区华美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魏旭涛主持培训活动。

800x534_66690bc0e8646.jpg

800x534_66690bc1b6ee0.jpg

会前,培训人员一同参观了鹏兴实验学校。区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王建波指出,罗湖区教育局正在按照“14104”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贯通育人作为“纵向贯通”的路径之一,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将中小幼资源整合,建立一个能盘活校内外优质资源,实现学生多样性、自主性需求与教育供给平衡的贯通培养体系。他鼓励民办学校将学科课程的贯通融合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全量培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扬长培养。

深圳市鹏兴学校校长章学郭指出,在以往的教学经验里,他推动“三名”工程——育“名”才、出“名”师、创“名”校,成绩斐然。如今,结合民办学校实际,发挥独特优势,精细化教学设置,让教与学严谨精细,让鹏兴这所“老牌”民办学校做大做强。他强调,作为民办校长,要深入课堂,走到教育一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要发挥民办学校的优势,广阔吸纳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并预测和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他指出,校长要做好三个“贯通”。一是上个世纪到本世纪的贯通,二是黑板粉笔到CHAT GPT的贯通,三是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贯通。校长要让学校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升学”与“报国”相结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办学校的校长要赋能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让学校传得开,留得下。

深圳市大望学校书记、校长李富贵介绍了贯通式育人体系的缘起背景、基本内涵和路径策略。从宏观上,五育割裂、课程碎片、学段阻断、总分唯一导致育人模式贯通性不足;中观上,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宣告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结束,预示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变革,启动优尖人才招生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微观上,罗湖教育“14104”的战略布局,横向均衡,纵向贯通,内向智能,外向融合,系统性重构罗湖区域教育生态。贯通式育人体系在民办学校落实存在一定的挑战,民办学校要建立四通八达的路径与策略,让师生在有道德的教育生活中成长,培育分布式分科、分层培养的模式,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利用STEAM教育等创新综合课程,渗透学科素养,最终完成贯通式育人模式。

会上,就民办学校关注的问题,几所民办学校校长做出相应解答。

鹏兴实验学校校长章学郭表示,公民办学校都需要走向高质量发展,但不同在于民办学校更多面向于市场,如何让民办学校办得久,办得好,校长、中层干部队伍和教师十分重要。同时,瞄准家长需求,为学生打造适合他们成长的路径,培养本世纪中叶国家的栋梁人才,也是学校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认为,要办好一所民办学校,引领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做好把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新教育理念,二是传创学校文化,三是优化运行机制,四是确立办学特色,五是重构课程体系,六是推进课堂革命,七是加强合作交流,八是促进教师成长。八个方面相互联系,根据学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以百仕达小学为例,十几年前,他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和确立办学特色,而近些年,他将重点放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推进课堂革命这两方面。他把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文化的传创、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融入到课程和课堂的重构之中,依托校本课程建设,让老师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不断的研发课程中,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学校的办学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景园实验小学校长杨丹表示,学校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上,特别重视学生的四个核心能力的培养,共情力、发现力、表达力和协作力。学校通过课程的开发、整合以及教育评价来实现这几个能力的发展。华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胡少明表示,教育是需要用时间去沉淀,投入时间长,汇报效率不一定高,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深圳市大望学校校长李富贵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指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层面,一是学校发展的高水平,二是教师成长的高质量,三是学生发展的高质量。怎么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最大程度的提高,这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标准。特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是目标,贯通式育人则是发展中所坚持的一种教育观念。课程、学科、教师成长、家校协作育人、学生成长路径五者贯通,用实际行动和资源助力民办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会后,区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王建波、教育督导科科长尹量为本期主讲嘉宾和特邀嘉宾颁发荣誉证书。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钟佳文

编辑:谢粤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