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深圳市罗湖区劳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小学劳动与研学实践融合贯通实施,近日,罗湖区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研制组核心成员冯新瑞到深圳市罗湖区调研指导劳动课程工作并开展相关讲座。本次活动在深圳市红桂中学举行,罗湖区劳动教研员肖骥辉,红桂中学党总支书记詹云南、校长叶良农、副校长赵敏及劳动教育骨干、劳动教育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罗湖区劳动教研员肖骥辉首先介绍了罗湖区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特色。红桂中学赵敏副校长围绕红桂中学半世纪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育人目标、以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红桂中学劳动课程实施的想法和做法等与专家做了分享汇报。红桂中学德育处主任郑蕙云就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色以及实践情况做了简要汇报,郑主任从“让劳动教育基础课‘立’起来、拓展课‘实’起来、探究课‘强’起来、融合课‘通’起来、研讨课‘评’起来”几个维度做了汇报。
专家把脉,高瞻远瞩,实力助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冯新瑞副研究员在听取了罗湖区以及红桂中学的基本概况后,对罗湖区劳动课程工作的开展纵深、发展特色给予高度肯定,对红桂中学劳动课程实施的各项做法表示认可。并围绕助推劳动课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劳动教育的课程顶层设计与队伍建设、课程实施与多元评价、资源开发与制度保障、课题研究与发展方向等角度进行了专题讲座及交流探讨。与此同时,专家结合了全国先进办学的诸多实例,分享全国范围内劳动贯通课程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如开发利用校内外场馆开展劳动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等,给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融合贯通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展望未来,罗湖区及红桂中学将继续深化劳动课程改革,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加强劳动与研学实践融合贯通实施研讨,建构罗湖区及红桂中学劳动贯通课程体系,实施区域、学校特色课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创新劳动人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而努力奋斗。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编辑: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