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运营第一股!广汽系又迎IPO:如祺出行登陆港交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4-07-10 15:36

广汽系又迎来一个IPO:如祺出行终于成为“Robotaxi第一股”。

7月10日,广汽集团旗下出行企业如祺出行(09680.HK)登陆港交所。由广汽、腾讯等联合投资、诞生自广州的独角兽如祺出行,成立5年即成功IPO,其成长与广州在自动驾驶和Robotaxi领域的产业布局密不可分。有业内人士称,Robotaxi业务商业化加速落地,也是使它被资本青睐的关键原因。

图片

从首获A轮融资到上市不到两年

公开资料显示,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在2022年在4月首次完成10亿元A轮融资,2023年6月完成8.42亿元B轮融资,并于2023年8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赴港IPO,但未能成功。今年3月,如祺出行更新招股书内容,再度向港交所发起冲刺。2024年6月14日,如祺出行完成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6月24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四天后(6月28日)即启动公开招股,并于7月10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成立五年的如祺出行共获得三轮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从A轮融资到正式上市仅花了不到两年时间,包括从递表申请港交所主板上市到正式IPO时间不到一年、获得境外上市备案到通过港交所聆讯仅用了10天,速度在近几年低迷的资本市场中可谓表现亮眼。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港交所正在处理的IPO申请有89家,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的IPO有16家。其中正在排队及“上新”的港股IPO主要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消费等赛道。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将为中国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境外上市备案流程优化,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热度将持续。其中,由于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经济基本面逐渐好转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预计更多A股上市申请企业会将上市计划转至香港,香港市场全年将有80只新股融资600亿至800亿港元,集资额有望重返全球前五。

出行平台扎堆推进IPO

除了如祺出行,此前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出行平台也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尤其是经历十年创业、四年五次递表的嘀嗒出行,已于6月28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另外,上汽集团旗下享道出行也表示,将在2024年下半年筹备并启动IPO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上市持续遭遇破发,上市两天股价已“缩水”四成。有分析人士指出,股价重挫背后,除了嘀嗒出行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使投资者谨慎乐观,也与嘀嗒出行高度依赖顺风车业务有关。相较于传统网约车的重资产模式,此前靠顺风车起家的嘀嗒出行,通过整合社会闲置的私人乘用车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市场规模相对狭窄,业务类型在国内汽车客运交易总额中占比不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中国顺风车市场交易总额预期将由2024年的371亿元增至2028年的人民币10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4%。

相比之下,无论是投资方背景、业务重心、政策方向还是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如祺出行的表现也决定了它的发展前景。有业内人士指出,如祺出行的科技属性会强很多,并非单纯的网约车标签,Robotaxi和自动驾驶才是战略重心,这使得它与一些出行平台并无可比性。

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通过提供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以及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车队销售及维修,这家公司以广州为总部、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出行平台,拥有超过2300万注册用户,在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2023年总收入超过21亿元、总收入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46%。

同时,如祺出行与多家大湾区重要投资机构、汽车及自动驾驶产业有深度融合,尤其是与广州的产业、投资机构有深度关联。在如祺出行上市前股权构成可以看见,由广州国资委控制90%的广汽工业,直接持股15.31%;广汽工业,通过广汽集团(02238.HK,601238.SH)旗下中隆持股19.89%;腾讯(00700.HK)通过Tencent Mobility持股18.41%;广州市公共交通持股5.68%;小马智行持股5.34%;国轩高科(002074.SZ)通过合肥国轩,持股2.95%。

财务数据显示,如祺出行毛利率从2021年的-24.2%收窄至2022年的-10.7%,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7.0%。对于未来,该公司制定了一条盈利路线:包括扩大业务规模及促进收入增长;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以及改善流动净负债状况。

图片

Robotaxi成如祺出行手中王牌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今年4月8日称,将于8月8日正式推出FSD+Robotaxi。此消息宣布后,特斯拉市值一夜之间暴涨257亿美元(约合1860亿人民币),Robotaxi再次成为全球市场热点。业内观点认为,Robotaxi的推出,将有望加强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的商业变现能力,反哺FSD规模化的路测数据,从而两者形成推送特斯拉自动驾驶不断突破的正向双螺旋。

而Robotaxi,也是如祺出行手中的一张王牌。

由于背靠广州大型国企广汽这位控股股东,拥有广州产投集团支持,如祺出行深度参与了广州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新增长曲线”Robotaxi业务的商业化落地进展获得加速。此外,如祺出行有参与国家及广州多项Robotaxi运营的行业政策与标准制定,协同政府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Robotaxi服务加快商业化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如祺出行于2022年推出全球首个开放式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并先后与小马智行、广汽研究院、文远知行等多家广州自动驾驶公司及机构展开合作,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广州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在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布局中,如祺出行凭借Robotaxi运营科技能力,成为了大湾区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成员。

招股书还披露,如祺出行在A轮融资完成后,小马智行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Robotaxi车队亦正式接入如祺出行平台,2024年1月双方在深圳前海展开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运营、同时合作定制的Robotaxi车型已入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第二批车型准入目录,于广州南沙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2023年4月,如祺出行成为国内首个以专有Robotaxi车队进行示范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目前,如祺出行已在广州、深圳两地提供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2024年1月,广州开始5G+车联网的示范应用,如祺出行平台运力占广州C-V2X车辆超九成。

全国各地正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加快商业化落地,以广州为核心城市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又是国家级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测试及应用的试验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广东省在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经营的公司数量占中国相关数量的32%,数量居全国首位。广州正逐步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提升至1.5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智车之城”,目前广州已在自动驾驶领域拿下多项全国第一。

有资本市场人士认为,如祺出行是国内少有已部署Robotaxi服务并有商业化进展的出行平台,同时还延伸出面向智驾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这些布局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赛道相关,让如祺出行形成了与其他出行平台不同的差异化优势,有科技属性,有人工智能前景,且与汽车产业有深度结合,这类公司不仅是国内监管鼓励的资本支持对象,也是港交所欢迎的科创公司类型,种种因素让该公司具备高成长特征的科技属性,是近年较受港股市场及其投资者青睐的全球科技公司类型。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