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8000张昆虫照片合成一张,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体验?
7月11日,《微雕》摄影展亮相广东科学中心。该展览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引进,共展出37幅由英国摄影家列文·比斯通过显微摄影精心创作的作品,以及作品创作视频、互动多媒体等,诠释科技与艺术之美,带观众解锁观察昆虫全新视角。
巨大画幅呈现昆虫之美
昆虫拥有复杂多样的体型和绚丽夺目的色彩与微观结构。然而,这些令人惊叹的复杂构造对人们来说,大部分肉眼不可见,只有透过光学显微镜或相机镜头,才能真正发掘昆虫的独特魅力。
《微雕》摄影作品的主角,源自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珍贵的昆虫标本收藏。展览中呈现的36种昆虫藏品,来自世界各地,囊括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固定昆虫标本,如查尔斯·达尔文、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以及戴维·利文斯敦等先驱探险家和生物学家收集的数千种昆虫样本,有的甚至来自某些原始偏远的地区和人迹罕至的岛屿。
“瓦工胡蜂的构造具有空气动力学作用,跟飞机一样,能够帮助更好地飞行。其翅膀大部分都覆盖着极小的幼毛或粗毛,这些毛发能够影响翅膀上方的气流。”广东科学中心研究设计部展项研究高级主管侯瑜琼说。
8000张单片合成1张图片
据了解,《微雕》里的每张图片都是在约8000张单张照片的基础上合成而来,每处细节都呈现一种精美而繁复的独特视觉效果。为此,昆虫学家将其称为“微雕”——一场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的视觉盛宴。该展览曾在欧洲和美洲等多地博物馆巡展。
据悉,《微雕》摄影展将在广东科学中心展出到2025年2月,观众可以通过观察野生昆虫、研究博物馆藏品和最新成像技术,进一步感受令人赞叹的多样性微观图像,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李早花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