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眼睛是蔚蓝的海洋,护航朵朵浪花快乐歌唱……”7月11日,在福田区课程改革领航学校的课改成果现场交流展示活动之《云水童诗·第二辑》新书发布会现场,华新小学学生们带来的暖场节目《老师的眼睛》让现场嘉宾们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感。
《云水童诗》展现福田学子幸福成长的样子
作为福田区课改领航校,华新小学B+3通达课程提出了守护童心的教学理念,其中推行的诗歌教育,让更多师生学会欣赏童诗的同时,很好地保护和提升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
《云水童诗》作为一部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作品,以诗画的形式展示了美好的童心和想象力。2022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联合福田区教育局、区教科院、华新小学推出儿童诗画集《云水童诗·第一辑》,印刷8次,销量近10万册。
此次发布的《云水童诗·第二辑》,是一本发现自然美、书写自然情,用自然而然的童真童趣创意的美的儿童诗画集。它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新的里程碑,承载了更多元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也是福田课程改革赋能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四步欣赏法”让美在孩子的自我感悟中生发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华新小学的“玩童诗”课程,创造性开发了“云水童诗四步欣赏法”,即“说感觉--品诗句--寻诗秘--谈收获”。该课程以“诵、赏、创、画、唱(跳)童诗”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创设真情境、真问题,多方式引导孩子发现、欣赏、创造真善美为路径,意在守护童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此次发布的《云水童诗》作品集正是华新小学“玩童诗”研究课程的教学成果之一,作品集体现了学校在人文创新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华新小学校长张伟表示,未来学校也将以课改成果为抓手,影响带动更多孩子领悟童诗的魅力,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云水童诗》主编、云水童诗社指导教师邓丽云希望以《云水童诗》作为媒介,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语言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对童诗有更高的鉴赏力,让真善美的语言在自我感悟中生发。
区域课改“实景图”愈发清晰,自主课程开发各美其美
2023年5月,福田区教育局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率先成为将国家课改“蓝图”转化为区域“实景图”的先锋。2023年11月,福田区研制并发布了《福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行动方案》,方案围绕国家课程方案全面转化落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条主线,筑牢生命价值观和校园文化两个根基,强化教科研和数字化转型两个支撑,布局实施六大攻坚任务,吹响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新号角。
目前,福田区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形成了全面整体推进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良好生态。在深圳市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3项。今年5月,福田区承办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向全国25个实验区展示福田课改成果。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