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离世!曾参与创办深大中文系,系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4-07-27 15:12

7月27日,南都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获悉,当日凌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乐黛云仙逝,享年九十三岁。南都记者注意到,乐黛云曾于上世纪80年代参与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担任首任系主任。

《乐黛云集》正在编辑加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开发文称,27日3时46分,该出版社的重要作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乐黛云仙逝,享年九十三岁。

图片

乐黛云。

由乐黛云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乐黛云集》正在编辑加工中,收录了乐黛云的各类代表作品,全面体现了其学术领域的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文集的出版将与2014年出版的《汤一介集》成为学界“双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称,乐黛云与汤一介相濡以沫,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几十年,各自在学术领域取得丰厚的成果。“2014年,汤一介先生仙逝,今日乐黛云先生也驾鹤西归”,“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已双双飞去,留给后人两部珍贵的学术文集。

公开资料显示,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职。

其先后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日本关西大学等,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与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首届“汪德迈中国学奖”。

乐黛云代表作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跨文化方法论初探》、《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自然》(中、法、意大利文版)、《面向风暴》(英、德、日文版)、《九十沧桑——我的文学之路》等。

汤一介,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4年9月9日晚于北京逝世。

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汤一介与乐黛云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各自的家学都颇为深厚。不同的是,汤一介的家学主要是国学方面,乐黛云则由于父亲的影响而更喜爱外国文学。两人的结合可称得上是“中西合璧”。

图片

汤一介与乐黛云年轻时的照片。

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不过她最初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上世纪70年代,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乐黛云承担了北大一个留学生班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的教学任务。通过3年的教学,她开辟出比较文学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璗这样评价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我可以这样说,中国比较文学30年间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和这样的气势,乐黛云教授具有擎旗之功……我也可以肯定地说,30年间没有了乐黛云教授参与的中国比较文学,一定就不是今天展现于世界学术界的这种生动活泼的现状了。”

乐黛云不仅对中国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有“擎旗之功”,而且她也密切关注着当下的新生事物和前沿性的理论问题。

她始终赞同费孝通所提倡的“文化自觉”的观点,强调不同文化的多元之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由此,乐黛云认为比较文学应该一方面取消殖民的心态,另一方面应该取消被殖民的心态,倡导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对话而非对立。

南都记者发现,乐黛云与广东也颇有缘分。她曾出版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作为深圳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乐黛云在书中着墨介绍上世纪80年代参与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和比较文学研究所的经历。

在新书发布会上,乐黛云也提及:“我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第一届系主任,那时候深圳大学大家看不太起,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愿意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应该去开拓,我就去了。当然那时候也是因为北大派遣的,北大派遣好多人去支援深圳大学,所以深圳大学头一届老师很多都是北大去的,而且也为深圳大学做出了一些贡献,做了一点儿事吧。”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编辑:马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逝者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