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岭南水乡的风情、探访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多彩的夜间活动解锁海滨夏日的乐趣。暑期来临,广州南沙以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出游的热门选择。
从即日起至8月31日,南都联合南沙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南沙滨海生活季进行时”专题报道,结合南沙暑期特色活动,围绕吃喝玩乐行等内容为你提供夏日畅游南沙的独家攻略。“南沙滨海生活季进行时”话题同步上线抖音平台,随手记录畅游南沙的快乐时刻并加上#南沙滨海生活季进行时#话题标签,分享你的独家记忆,与网友一起解锁“湾区之心”的暑期生活。
炎炎夏日,寻一处浓荫,觅一处清凉,在静谧之地享受自然的凉意,已成为出行关键词。在广州南沙,有古朴的东涌水乡风情街,有亲水瀑布生态公园凤凰湖,还有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的幽深林荫……跟随这些点位,来南沙寻幽纳凉,探访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避暑地,让你清凉一“夏”。
泛舟河上,感受诗意水乡
想要驱散暑意,水不可缺少。在南沙东涌镇的启新路与官涌二街交会处,有一条倚河而建的东涌水乡风情街。街道两侧分布着岭南风情的仿古建筑,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编织出一幅生动立体的水乡画卷。
东涌水乡风情街。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岭南风情的仿古建筑。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沿着风情街漫步,踏上石桥走至河对岸,便能到访农耕渔猎展览馆、炮楼展览馆等景点。农耕渔猎展览馆共有两层,以实景搭建的形式,还原出昔日疍家人渔猎生活图景。一件件工具与物料,蕴藏着疍家渔民在风雨中拼生活的历史印记。与农耕渔猎展览馆相邻的是东涌炮楼展览馆。炮楼墙壁四周的射击口、顶层的瞭望台保存完好,清晰可见。如今,透过瞭望台看到的,不再是战争的硝烟,而是水乡的静谧悠然。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水上绿道。黄晓彦 摄
参观后意犹未尽的话,在风情街内的码头处还有木船租赁服务,供游客乘船游览水上绿道。伴随着疍家人悠扬的咸水歌,河道两岸的绿植与民居依次掠过,是水乡独有的美景。
从老旧厂房,到文化园区
同样位于东涌镇的,还有坐落于市南路东涌段74号的竖德文旅小镇。这是一个由老旧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园区。
来到这里,红砖世界,新旧交融,仿佛走进过去与未来的交会点。大烟囱、老机器等工业时代标志性物件得以保留,而一座座建筑却已“别有洞天”,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非遗、农业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新地标。
竖德文旅小镇大门。受访者 供图
园区内的红砖房。受访者 供图
园内引入了手工锻打银器工坊、大漆工坊、木工工坊和一批大师工作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室均对外开放,市民游客可以前往游览参观,或是亲自动手体验。此外,园内还有“竖德农场”可供体验,涵盖了研学、民宿、市集、农场、露营、儿童乐园、萌宠乐园等不同类型的文旅内容,成为亲子游的热门选择。(想了解更多关于竖德文旅小镇的改造故事,可点击阅读:老厂房转型文化园!探秘广州南沙这个“宝藏园区”)
“竖德农场”,由园区内一块近40亩的农地改造而来。受访者 供图
东涌瓜果长廊。图片来源:东涌发布
离开竖德文旅小镇,沿市南路前行约2公里便到了东涌瓜果长廊。盛夏时节,长廊内丝瓜、节瓜、冬瓜等绿色瓜果挂满枝头,品种繁多,形状不一,宛如一条蜿蜒的绿色丝带,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避暑地。
左手执蓝海,右手握绿意
有着“南沙情侣路”之称的凫洲水道是基于明珠湾区慧谷生态堤打造的生态碧道,位于虎门水道、凫洲水道、蕉门水道三江六岸交汇处,现阶段全长约7.4公里。
绵延的生态碧道。陈小铁 摄
自2022年10月全线建成后,凫洲水道成为了网络热门打卡点。穿城而过的滨海碧道,左手执蓝海,右手握绿意,是许多市民观海的必到之地。一边是大海,一边是绿植,治愈因为忙碌而疲惫的心。
沿岸草地是露营的热门选择。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除了欣赏美景,凫洲大桥还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很多人会选择在周边的草坪上露营,支起帐篷,放几张桌椅。大人们围炉闲话、安静垂钓,孩子们嬉戏玩耍、放风筝。
骑行“广州南极”,拥抱阳光海风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在有着“广州南极”之称的二十一涌,藏有一条万里碧道。在这里,你能一边迎风而行,和海风来一次亲密接触;一边眺望伶仃洋,欣赏大海的开阔,还有机会偶遇海鸥。美好骑行,从二十一涌开始。
“广州南极”,大海一望无际。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瀑布虫鸣,诗意盎然
凤凰湖公园共由七个湖泊组成,分别是凤鸣湖、凤起湖、凤翔湖、凤举湖、凤林湖、凤采湖和凤集湖。这些名字不仅富有诗意,还寄托了南沙发展的美好愿景。湖泊之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水系相连,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湖泊原是废弃的采石坑,经修复整治成为绿树成荫的生态公园。
凤凰湖风光。通讯员 供图
其中,凤举湖被打造成了一个亲水瀑布生态公园,并通过建设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环湖浮桥、休憩平台等配套设施,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你可以沿公园内的亲水栈道漫步,看瀑布飞流直下,感受盛夏里的丝丝凉意。
栈道蜿蜒,瀑布秀丽。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蕉门炮台遗址户外文化小景。通讯员 供图
除了是一方生态乐土,在公园内的凤起湖畔,还坐落着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小景点——蕉门炮台遗址户外文化小景。该小景将蕉门炮台旧址与凤起湖公共休闲空间有机结合,通过散点式布局,使街坊朋友在漫步公园的过程中了解蕉门炮台的历史发展、虎门炮台海防要塞三道防线分布、南沙历史文化遗产游玩指南等信息。
城市客厅,肆意漫游
灯塔、草坪、帐篷、棕榈树、蓝天白云……来到明珠湾灵山岛尖,仿佛进入一个海滨度假胜地。这里分布着南沙IFC空中图书馆、灯塔码头、明珠儿童乐园、江灵南路悦海钟楼等多个热门打卡点位。此外,灵山岛尖夜市也于7月27日正式开市,将在这个夏天打造集露营、市集、演出为一体的特色打卡新地标。该夜市位于灵山岛尖城市客厅区域,具体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17:00-20:00,夜市开放期间还会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南沙IFC空中图书馆。通讯员 供图
分馆面积约2110平方米。通讯员 供图
在云上读书是什么感觉?来南沙IFC空中图书馆,便能满足这种想象。该图书馆位于明珠湾灵山岛尖南沙IFC两座写字楼之间的空中连廊,距离高空100米以上,跨度超过60米,内设阅读藏书区、阶梯阅读区、连廊阅读区、阅读活动区、文化展示区等多个特色区域。与此同时,它也是绝佳的城市观景台,270°的视野,尽揽南沙城市风光。温馨提示,目前进入该馆需提前预约,可提前一天通过“南沙图书馆”公众号进行预约。
8月11日,这里还将举办“薯莨染——来自大地和太阳的色彩”主题活动,带领大家从染料开始认识香云纱,了解香云纱背后的故事,并利用薯莨染液染制丝巾。
灯塔码头。通讯员 供图
离开南沙IFC空中图书馆,沿江灵北路即可前往灯塔码头。而剩余的明珠儿童乐园、江灵南路悦海钟楼与灯塔码头的距离约在1-2公里。无论骑行散步,来一场城市Citywalk;还是亲子出游,享受闲适惬意的家庭时光,游客们可以依据自己喜好选择前往。
中国隧道的“追光之路”
近日,位于南沙区工业四路2号的隧道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国内首座以隧道及地下工程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
隧道博物馆。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馆内展示内容丰富。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该馆于2024年4月试运行,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两层,分设“序厅、中国隧道史陈列厅、专题陈列厅、尾厅”四大展示区域。馆内展示内容丰富,展现方式多样,并以“光”和“亮”为主题,充分利用5D、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展物实体与光影时空完美结合。
“大国重器”展示区域。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其中精选的192个代表中国隧道发展的工程,21个艺术雕塑场景,50项多媒体视频互动演绎,17套工程模型辅助展览,综合呈现了中国隧道的追光之路,让大家能深入了解中国隧道的发展历程,以及中铁隧道局四十余年来引领中国隧道建设技术实现四次跨越的奋斗故事。(想了解更多关于隧道博物馆的有趣玩法,可点击阅读:全国首个隧道博物馆,就在广州南沙!现已免费开放!)
霍英东纪念馆。通讯员 供图
除了隧道博物馆,南沙还于今年5月迎来了区内首家非国有博物馆——霍英东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南沙大角山北麓,毗邻南沙天后宫、蒲洲花园,共由两间大厅、六间厢房和右侧后花园组成,包括两个基本陈列厅和四个专题厅。馆内展示了霍英东先生一生情系中华、爱国爱乡爱港爱澳的伟大情怀和风范。从试运行开放以来,该馆已接待5万人,成为南沙历史文化旅游新打卡地。
参观指引
隧道博物馆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四路2号
开放时间:每天的参观时间为10:00-16:30(逢周一闭馆)
温馨提示:博物馆对所有市民游客免预约、免费开放,团体参观需提前2天预约,可致电18102710862进行咨询。
交通方式:自驾出行,搜索“凯里亚德酒店(广州中铁隧道局总部店)”或者“中铁隧道局科技大厦”,即可通过导航前往。若选择公共交通,可乘坐广州地铁4号线至大涌站,A出口步行600米即可抵达。
霍英东纪念馆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天后路88号南沙天后宫西北角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预约方式:
山林访古,惊喜连连
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是南沙少有的一片森林丘地,典型的丹霞地貌令人称奇。园内草木繁盛,山石叠嶂,十余里连绵翠岭,五千亩生态山林,一年四季皆有不同景致,是一片让人放松身心的“天然大氧吧”。
大岗镇内的十八罗汉山全景。陈小铁 摄
十八罗汉山之水天一色。谢南飞 摄
热爱户外徒步的小伙伴,还可以向十八罗汉山发起挑战。站在十八罗汉山的最高点,历经沧海桑田的地质奇观尽收眼底,直观感受珠江三角洲最古老的海蚀地貌。
而在十八罗汉山下大坑尾谷,有一座潭洲仙庙(以下简称“仙庙”)。仙庙依山而建,三面被山环抱,深隐在清幽的山林中。因常有云霞缭绕,也称“云霞观”。资料显示,仙庙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05-1627年),于清代同治六年(1880)重修,1966年、1991年也分别有重修。2016年,仙庙被确定为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2021年被登记为广东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潭洲仙庙。图片来源:印象南沙
山泉淙淙。吉云 摄
这里香火袅袅,山泉淙淙,水汽终年弥漫,在阳光的折射下,颇具“仙气”。若想要到访仙庙,可以选择雨天。这时,山泉夹杂着雨水,会形成独特的“飞瀑水帘”胜景,驱散夏日炎热。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吴文伟
部分素材来源:印象南沙、东涌发布
通讯员:林翘 王璇 陈小铁 郑春怡 谭绮蕾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在湾区之心,发现南沙多Young之美
2024南沙滨海生活季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