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车企退出价格战的消息不断传出。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下半年的价格战可能会出现趋缓的现象。作为长效措施,他建议目前私人个人所得税抵税范围调整,增加购车免税扣除项,应该把家庭车辆购买纳入抵税范围。
价格战之下,车企利润下滑
自去年1月特斯拉在中国率先降价以来,国内车市开启了多轮价格战。进入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更是趋于白热化。据崔东树统计,2024年前5个月已经有136款车型进行降价,降价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的九成,超越了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
然而,在持续的价格战背景之下,车企的利润在不断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为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6.4%的利润率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处于历史低位。
崔东树认为,随着新能源车对传统车的冲击,尤其是冲击传统车企的竞争力,巨大的促销已经脱离正常趋势,厂家在产品力下降的背景下强力追求生产总值、税收贡献等任务指标,恶性的销量价格战带来流通体系的深度压力,部分价格竞争已经严重脱离正常的市场行为的价格促销。
资料图:涨价后,记者实探宝马4S店。
价格战下半年能否趋缓?
为了保住利润,及时止损,多家车企高管纷纷呼吁要停止价格战,回归理性竞争。今年7月,宝马率先退出游戏牌桌,表示要探讨可持续商业模式,确保有利润活到未来。随之,奔驰、奥迪、大众、丰田、本田、沃尔沃等多家品牌也陆续退出价格战。
不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自主品牌车企并没有停战的迹象。7月底,比亚迪方程豹豹5全系降5万、最大降幅近二成,被业界解读为再次挑起价格战的战火。
“部分厂家意识到了价格战没有可持续性,但是没有谁会主动回收,因为没有一个体制控制各家政策步骤,所以价格战前期的只会继续打下去。下半年的价格战可能会出现趋缓的现象。经过上半年的激烈竞争,市场可能会逐渐形成新的价格平衡点。”崔东树分析称。
崔东树认为,车企持续的单车亏损不是长久之计,车企在经过一轮价格战后,可能会重新评估其价格策略,寻求更加稳健的盈利模式,目前来看最快捷降库存的方式就是减产稳定体系。他表示,国家以旧换新的促销费政策对车市有较好的拉动效果,如果未来实现购车抵个税的政策,应该会有更好效果。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编辑: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