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以占全国7%的能源消费和5%的碳排放支撑了全国9%的常住人口和10.8%的经济总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秦黎明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广东省宣传活动的现场介绍。8月15日恰逢全国生态日,当日上午,广东省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
据了解,活动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现场展示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还对首批48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单位进行了集中授牌,涵盖了包括城市、乡村、公共机构、园区、企业(项目)等多个类别。以此促进绿色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分享,进一步普及绿色发展理念。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推进空气质量改善、森林城市建设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前,《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下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和先行示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我们统筹推进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广东建设;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秦黎明表示,目前广东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绿色工业园区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总数居全国首位,以占全国7%的能源消费和5%的碳排放支撑了全国9%的常住人口和10.8%的经济总量。
除此外,广东省21个地市有14个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珠三角9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华南国家植物园、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
“下一步,广东还将继续携手港澳加强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强化重点流域和珠江口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大湾区碳交易市场,粤港澳合作成效显著。”秦黎明表示。
自2009年起,本次的举办地横琴便制定和实施“生态岛”规划,先后开展国家首批低碳城镇试点、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等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活动上,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详细介绍了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包括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高规格推进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广泛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合作区正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样本城市。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广州市、深圳市、汕头市、佛山市、湛江市等政府代表及企业就碳预算试点、碳达峰试点、“两新”工作和绿色低碳发展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发布了20个全面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
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曾雪兰在绿色低碳领域进行了多项研究与实践,目前正在为澳门酒店企业制定碳审计指南和推行路线图,并在横琴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碳中和试点规划研究。
曾雪兰提议两地在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数据统计体系上实现协同,并探索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例如建立碳普惠系统,以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减碳行动。据了解,合作区正加速推进碳普惠平台建设,推动居民的低碳生活实践,并探索更多的碳减排场景和项目。
“参与倡议的人员包括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协会代表等,涉及了工业能源、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良好举措。”曾雪兰表示。
记者了解到,合作区正加速推进碳普惠平台建设,推动居民的低碳生活实践,并探索更多的碳减排场景和项目。
同时,合作区正扎实有序地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方案。通过推动建设燃气电厂微藻固碳工程、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大楼零碳建筑和国际绿色能源认证中心等示范项目,逐步建立智慧低碳能源体系,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生态城镇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横琴碳中和模式。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率先在创维科技工业园落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创维集团能源中心总经理王利娜高兴地表示,这一项目目前已完成了5万方光伏电站的搭建,年发电量约1100万度,能够产生约1200万元经济价值。同时,创维还搭建了深圳市宝安区首个10千伏、15.6兆瓦储能电站,年存储放电量约1090万度,能产生约760万元经济价值。
本次活动中,广州市、深圳市、汕头市、佛山市、湛江市等市发展改革部门、韶关市始兴县、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碳预算试点、碳达峰试点、“两新”工作和绿色低碳发展情况做了经验交流分享。
横琴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实习生 曹苗苗
编辑: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