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粪、鸡粪可能传播!中山三院医生写书讲隐球菌性脑膜炎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8-19 15:12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触鸽子、鸡舍要警惕,有一类真菌“隐球菌”易于通过鸽粪、鸡粪传播,感染人后可能引起肺炎,还可能穿过血脑屏障,引起死亡率高的隐球菌性脑膜炎。

8月17日,由中山三院彭福华、江滢主编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上正式发布。

图片

隐球菌“入脑” 死亡率高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死亡率高,“25%—60%的病人会死亡,如果不治疗,100%的病人都会死亡,好在,这个病本身是可以治疗的”。

该书主编之一、中山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彭福华介绍,隐球菌属是条件致病菌,在病人抵抗力下降时较多出现,“过去在HIV感染群体较多发生,但近几年,在HIV感染者之外的群体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我国,有80%左右的病人并不是HIV感染者,现在认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有80%左右的病人都有基础疾病”。

正因为国外关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研究大多是关于HIV人群的,关于非HIV人群的此类研究很少,而彭福华与江滢所在的中山三院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方面有20多年经验,因此,他们联手编写了这本《隐球菌性脑膜炎》,以期将多年的诊断、治疗经验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展示出来,为医生、研究人员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人提供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参考书。

据了解,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其起病隐匿、易误诊,治疗过程漫长,往往需要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能面临药物副作用、并发症等问题。

图片

警惕鸽粪、鸡粪传播隐球菌

该书“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一章中介绍,在中山三院,近十年收治的446例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70.9%,发病平均年龄在46.11岁±14.91岁,年龄范围为12至79岁。他们常合并的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炎、风湿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

彭福华介绍,隐球菌的来源中,较常见的包括禽鸟粪便,比如鸡粪、鸽粪,“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包括养殖鸽子、鸡的正常人群”。

他介绍,他曾经遇到一个患者,在进行肿瘤化疗期间,去过一个养殖鸽子的农庄,结果回家后不久开始发烧,最终确诊感染了隐球菌。

隐球菌究竟是如何感染人的?《隐球菌性脑膜炎》介绍,隐球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常通过呼吸道被吸入肺,宿主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胸痛、发热或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隐球菌感染人体后,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下可通过血行扩散,最常见且严重的肺外累及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以隐球菌性脑膜炎为主要表现。

据介绍,隐球菌是一种全球分布的腐生酵母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尤其是温带地区肥沃的土壤中。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更适宜隐球菌生长和繁殖。同时,鸟类粪便中隐球菌的分离率也较高。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编辑:李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