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把手”挂帅!建设智慧城市,国家数据局推荐四点经验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4-09-13 21:25

9月12日,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在重庆召开。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上表示,很多地方通过“一把手”挂帅来统筹领导智慧城市建设,甚至组建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可作为复制推广的经验。

据公开信息,成都市将“智慧蓉城”建设作为当地“一号工程”,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智慧蓉城”建设领导小组;青岛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青岛”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城市数字化转型。

除了“一把手”挂帅的组织模式,刘烈宏还提及其他三项地方经验:在推进思路上,采取系统谋划,促进一体化开发建设与业务协同。比如,北京市制定智慧城市四级规划管控体系,将“京通、京办、京智”(分别为公共服务、综合办公、领导决策指挥平台)作为统一入口,确保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基于统一规划和统一平台;

此外,在应用场景上,以场景为抓手,推动数据共享开发和授权运营,实现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同生共长;在机制模式层面,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从“重建轻运”到“长效运营”转变。

图片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在重庆召开。图:杨柳

当天的推进会上,国家数据局还首次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50个典型案例,涵盖城市智能中枢建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字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自动驾驶示范、智慧农业、文化古城数字化赋能等诸多场景。

为万亿产业破除堵点

所谓智慧城市,即对传统城市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市运行高效化。赛迪顾问今年7月一份报告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规模达到11535.4亿元,预计到2026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近十多年内,智慧城市建设遭遇过不少堵点。智慧城市的运转依靠数据驱动,但政府部门间却形成“信息孤岛”,数据资源碎片化分布,自然无法协同治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公共数据权属关系不清、缺乏数据共享的法规机制保障。有地方数据局的人士直言,这使得数据提供部门在授权使用、安全管理等环节较为保守。

智慧城市另一项推进桎梏是依赖政府投资,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有限。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等人在2020年一篇论文中指出,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不足,从2019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结果看,国内有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未引进任何第三方机构开展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此外,智慧城市领域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也不成熟。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往往缺少明确的收益时间、收益标准和验收标准,企业的收益存在不明确性,风险较大,积极性不高。

管理机制上,此前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政令不畅、多头管理情况。中央层面,智慧城市建设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牵头,而地方层面则交给大数据管理局等数据管理机构负责。单志广在近期一篇文章中对此分析说,这导致国家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和要求难以直达地方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直到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才实现向央地协同转变。

5月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当前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比如,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不足、产城协同联动不够、数据要素潜能尚未充分发掘、建设运营长效机制仍不健全等等,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为了深化智慧城市发展,今年5月20日,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方加强领导,推动各项城市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杜绝数字“形象工程”。

智慧城市怎么建?各地场景需求不同

9月12日的推进会上,国家数据局首次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50个典型案例。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这些案例从各地报送的293个案例遴选而出,涉及技术架构重塑(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度创新、数据驱动教育入学等民生问题智能化供给、因地制宜聚焦地方特色禀赋等实践做法。

图片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图:杨柳

以整体视角来看,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有哪些建设需求?

据推进会上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在城市数据底座(含城市数据基础设施和智能中枢)、城市数字经济、数字公共服务、精准精细治理、安全韧性、适数化制度创新等6个数字化转型建设场景中,城市数据底座、城市数字经济两个领域需求最旺盛,总投资占比超八成。

这份对97个城市的调研报告还显示,城市数字化场景建设带动了技术集成创新:有48%的城市提出AI大模型场景需求,用来打造AI基础平台、城市算力网以及开展数据标注等;有16%的城市提出区块链场景需求,以建设溯源存证平台等;有10%的城市提出低空经济相关场景需求;另有9%的的城市关注具身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和体验基地。

以北京市8月发布的《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清单(第一批)》为例来看,当地的建设需求涵盖前沿技术类、公共服务类、社会治理类等领域,比如前沿技术类中的“大模型赋能接诉即办数智化提升场景”,便希望发挥12345热线海量数据价值,实现基于历史工单的智能分析,形成一套接诉即办大模型解决方案,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处理能力和市民体验。

推进运营、运维模式创新

在12日的推进会上,刘烈宏还提到下一步城市全域数字转型建设的任务和方向。他表示,要加强系统谋划,形成统筹推进合力,承担数字政府建设职能的数据管理部门,需要把数字政府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统筹起来,聚焦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这一重点,完善城市数据供给、流通、使用的安全制度。

刘烈宏说,地方还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具体而言,对于政府组织能力强、基础条件好的城市,要率先推进数据制度体系的先行先试、创新迭代和压力测试,勇于打造数据领域“先行区”;

对于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具备良好基础的城市,要加强协同优化,推动城市产业、服务、治理整体转型,坚持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对于资源相对欠缺、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争取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的对接,利用共享平台和工具组件,降低转型成本,探索形成低成本、可规划的全域数字化转型路径。

数字化转型的制度环境营造亦是重点。刘烈宏提到,要推动数据基础制度探索突破,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的制度,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在地方先行先试。同时,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合理布局交易市场,推动场内场外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再者,推进运营、运维模式创新,探索建立以服务响应度、问题解决度、用户满意度等应用效果为导向的运营和评价考核机制。

 

采写:南都记者 杨柳 发自重庆

编辑:李玲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