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1时30分,G8491次(梅州西至广州东)、G8494次(广州东至梅州西)、G8496次(深圳北至梅州西)三趟复兴号动车组,分别从梅州、广州和深圳三地同时发车,这标志着社会各界期盼已久的龙川至龙岩高铁梅龙段(以下简称梅龙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大粤东地区增添了一条往返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大通道。随着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14日11:30,梅龙高铁首趟列车从广州东站开出。
黄金通道
开行双环线高铁列车辐射10座城市
梅龙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区域连接线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长三角至粤港澳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首条全额投资建设、自主审批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正线全长98公里,途经梅州市、河源市,全线设梅州西、兴宁南、五华、龙川西四个车站。
梅龙高铁建成开通后,梅州到广州、深圳等地通行时间将缩至一半以上,极大提高了旅客输送能力和铁路运输组织效率,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对推进梅州、河源等苏区老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海西经济区与大湾区互联互通,助力全省“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梅龙高铁通车后,铁路部门计划开行两条高铁环线列车。一是开行2列汕头到汕头的高铁环线列车,经由梅汕高铁、梅龙高铁、京港高铁、杭深高铁;二是开行2列广州南到广州东的高铁环线列车,经由广深港高铁、杭深高铁、梅汕高铁、梅龙高铁、京港高铁、甬广高铁、广深铁路。
双环线高铁列车辐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梅州、揭阳、潮州、汕头、汕尾共10座城市,将大大缩短粤东与大湾区时空距离,进一步满足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旅客可以按需“分段乘坐”,从不同方向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目的地,享受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让“双城生活”照进现实。同时,双环线高铁列车的开行将进一步发挥出广东高铁路网优势,助力珠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经济引擎
高铁助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以前,铁路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支撑梁,而如今,高铁成为一个地区城镇发展、招商引资的风向标。”广东省高铁经济研究专家金一兵说。
据测算,至2024年8月底,广东地区80多个高铁站周边,已吸纳2000万人就近就业。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梅龙沿线高铁站周边土地开发和产业兴起,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入新城区,他们的居住、生活、就业等创造出的巨大经济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兴宁和五华等沿线城市也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环境,在高铁站建立无缝换乘的旅游立体交通体系,提供咨询、交通、住宿、导游、门票一条龙服务。
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沿线景区和城市持续掀起了“旅游热”,过去匆匆忙忙的“跟团游”将被自助游和深度游替代,一些粤港澳大湾区知名旅行社认为,粤东“快旅慢游”时代即将来临。
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梅龙高铁沿线叶帅故居、客天下景区、霍山、佗城等著名景点游客人数将增长三成以上。
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进一步优化了广东区域铁路网结构,进一步发挥了粤东快速铁路网效能,将拉动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高铁建成运营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虹吸”效应日益凸显。
厦深高铁自2013年开通至今已逾10年,广东东部沿海地区隆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经济带”,共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10000多个,汕头、汕尾、潮州等市高铁经济开发区80%以上的投资项目都来自大湾区。高铁沿线产业分工越来越清晰,布局也越来越合理。
目前,兴宁、五华等地的高铁新城已破土动工或初具雏形,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明显加快。高铁沿线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未来几年内,梅龙高铁沿线将大大加快产业承接进程,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将摁下“快进键”。
未来展望
大湾区将建设以高铁为主干线的全球最密集铁路交通网
广东是最早“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一。打开广东省版图,高铁线串起了全省21个地市的地理分界线、美食美景线、历史人文线和经济发展线。
梅州位于粤东偏北地区,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一大批革命先辈和开国元勋都曾在这里留下革命活动的足迹,市内有“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红四军出击东江”“中央红色交通线”等一大批革命遗址。
同时,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客家文化集大成的城市。未通铁路前,梅州曾作为广东最偏远的地区之一,经济十分落后。
1998年,广梅汕铁路开通初期,梅州市的五华、兴宁等县市发展明显提速。
随着广梅汕和梅坎铁路建成通车,梅州成为了广东对接福建的“桥头堡”,使其成为新一轮加快发展过程中外商投资广东的一片热土。近10年,梅州招商引资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地缘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2019年,梅州至汕头铁路开通,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促进梅州这一革命老区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4年9月14日,梅州至龙川高铁正式开通,这对梅州和龙川等沿线地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弘扬和旅游资源开发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坐着高铁看珠三角,“轨道的上大湾区”已初具雏形。按照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梅州将成为广东境内比肩广州和深圳的铁路大枢纽,连通梅汕、漳龙、畲汕、瑞梅和龙龙等铁路线,加上原来过境的广梅汕和梅坎铁路,衔接四方通达全国,届时梅州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未来一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以高铁为主干线的全球最密集铁路交通网。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5700公里,覆盖全部县级城市。
届时,广州和深圳至大湾区主要城市30分钟左右可到达,与省内主要城市可1至2小时左右互通互达,至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互通互达,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4至6小时左右互通互达。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 通讯员曾勇 方杰
摄影:南都记者邹卫 陈志刚
编辑:钟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