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矮是“晚长”?深圳6岁娃被诊断为矮小症!这些细节别忽视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转载2024-10-24 12:41

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少家长都会对孩子的身高有一定的期望值。部分宝爸宝妈还有过类似困惑:孩子在同龄小朋友里最矮小怎么办?个子长得矮是不是营养不够?……

孩子个子矮,有的家长会以为孩子只是“晚长”,过段时间就会“蹿个子”,但不少家长却可能因为等,而错过了孩子的生长“黄金期”。

6岁男孩明明(化名)身高107cm(-2.3SD),个子非常矮,父母身高都不高,根据父母身高推算,他的遗传身高在162cm±5cm范围内。父母之前关注到,明明每年身高增长3-5cm,易积食,睡眠不好,食欲差,生长缓慢,经医生诊断为矮小症。

宝安区中医院医生根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治,给予外治加中药内服疗法如针刺、推拿、穴位贴敷、口服中药及助长膏、中药泡脚等治疗,指导适度运动、优质睡眠、均衡营养,补充维生素D等治疗。

1030x677_0cd5b887ed3d2c21.jpg

宝安区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戚拥军提醒,日常生活中,孩子长期不长个,或在同龄人里特别矮小,警惕孩子为“矮小症”,即——

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

戚拥军建议,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2SD或P3以下、低于遗传靶身高-2SD或P3以下、低于遗传靶身高-1SD或P10以下有改善身高需求的;随访年生长速率低于:3岁前7cm/y;3岁-青春期前5cm/y;青春期6cm/y的儿童,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身高干预。

“如果孩子身高在班级里是倒数三个,家长也需注意孩子身高生长是否异常,及早就医。”

儿童平均遗传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身高

(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2cm

女孩身高

(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2cm

下表中P50(图中红框)一列为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平均身高值。百分比数值越高,说明个头越冒尖;数值越低,说明个头越垫底。对照数值小于P3,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生长情况,到正规医院就医。

1080x4167_93567289d2ddea18.jpg1080x4167_a822c2fd98dce83d.jpg

国家卫健委《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2023年3月起实行)

男生版

1080x1531_603170e3735b90b4.jpg

女生版

1080x1531_2da322cfc4ca4238.jpg

《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2018版)

1080x474_0f70abb8c16a5320.jpg

2022年,9岁9月的女孩花花(化名)因身高未达成长预期,到宝安区中医院儿科就诊,当时其身高140cm,检查骨龄为11岁9月(比生活年龄大2岁),根据父母身高推算遗传身高155cm,但是按照骨龄预测身高为152cm。

花花就诊时已经进入青春期,按照生活年龄身高并不矮,但骨龄大,发育偏早。宝安区中医院儿科医护团队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制治疗方案,运用口服中药及中医外治疗法,指导孩子运动、早睡,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1024x679_ee9a44c33ef81541.jpg

儿童身高生长是否还有“空间”,除了关注孩子的生活年龄,还要关注孩子的骨龄。

什么是骨龄?和孩子身高生长有什么关系?

在医学上,人有实际年龄和骨龄两个年龄。骨龄即为骨骼的年龄,代表了骨成熟度,可以较准确反映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度、及早了解生长发育潜力及性成熟的趋势、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对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如果孩子骨骺线闭合,身高基本就“定了”

戚拥军提到,偏矮儿童其根本病因为先天不足,后天给养失调。导致孩童矮小的原因有单纯性矮小,综合征类矮小,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等,其中早发育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中医药干预儿童矮小主要通过改善生长速率,使其儿童期达到正常身高;调节儿童体质,改善营养吸收,提高骨骼生长力;对于早发育儿童延缓骨龄进展,增加偏矮儿童生长空间。

“孩子身高生长既要关注孩子的骨龄,还要关注第二性征出现时间,避免孩子早发育。同时,如果孩子身材‘矮小’,尽早干预效果越好,孩子和家长长期配合,才能实现较好的干预效果。”

1024x677_f5a450e6d67d8ab4.jpg

为更好评价儿童身高成长情况,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身高测量表(男生、女生)、生长曲线,监测孩子成长情况。婴幼儿期、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高峰期,4岁—青春期前则是平台期。医生建议5岁以上儿童骨龄每年测一次,青春期每半年测一次。

儿童身高生长规律如下(增长值正常幅度差值2cm)——

0~1岁:25~27cm

1~2岁:11~13cm

2~3岁:7~9cm

3~青春期前,每年:5~7cm

青春期:每年7~9cm,持续1~3年

如果儿童生长速度减低5cm/年,家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咨询,查找原因,进行必要生活指导、药物干预。戚拥军也提到,家长也应同步监测儿童体重增长值,如体重增长过快,也需要控制体重。

1080x474_7013366144f683a8.jpg

戚拥军介绍,根据接诊经验,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个头不长,最初都以为是晚长,并没有在意,等到长期发现不长,才到医院就医。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个子矮是晚长,其实不然,晚长仅是一种特殊情况,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孩子个子矮小的原因,对症下药,不可一味等待。孩子身高矮,开始治疗的年龄与效果,越早效果越好,在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治疗效果更佳,学龄期开始至青春期前干预效果仍较好,青春发育早中期干预有效果,但预期身高减少,如果青春发育后期才进行干预,可能有效果,但效果有限。”

所以尽早就医,对儿童身高生长很重要。

戚拥军提到,除了误认为孩子个子矮是晚长外,不少家长还存在“多吃饭会长个”,“进补可以长高”的错误认知。

儿童身高生长跟运动、睡眠、心理状态、饮食营养、骨骼生长等因素息息相关,需对症治疗,单纯多吃饭并不能解决孩子长不高的问题。为了孩子长高,通过各种营养品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进补也不可取。进补不仅可能没办法解决长不高的根本,甚至会加速孩子骨龄生长,影响后续身高生长。


800x532_01414eeec81e728d.jpg

图源:IC photo

有研究表明,每年三月到五月是孩子的生长加速期,同时结合春季阳气升发,亦是青少年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期”。

戚拥军建议,生长期儿童可以通过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全身运动、纵向运动(跳绳、跳高、跳远、跑步,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游泳等);确保8小时以上睡眠时间;保障饮食营养均衡,控制体重;补充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促进骨骼生长。

戚拥军还指出,心理状态会影响儿童身高增长,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轻松的生活环境、自主的发展空间、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成长。

1080x474_46c1f0a1072b030b.jpg

中医学认为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脾、肾、肝三脏有关。——

  •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肾气充足才能促进孩子的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脾胃运化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好,为肾源源不断地输送水谷精微物质,孩子才能食欲好、气血足、筋骨壮;

  • 肝藏血,主情志,主疏泻,肝血充盈、气机条达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肝气舒畅能使儿童精神愉悦、睡眠好,有利于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

宝安区中医院儿科根据儿童生理及节气特点,运用中药、推拿、穴位贴敷、艾灸、耳穴压豆、针刺等中医疗法,刺激穴位或反射区,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药治疗:可选择汤剂、膏方、中成药,用药初期,首先辨证患儿病情分型,以汤剂加减用药,见效后以膏方守方长期服用。

宝安区中医院院内制剂小儿资生助长膏,资生脾肾,调肝安神,针对小儿体弱多病、矮小、发育迟缓、厌食、夜眠欠安诸证。

扶阳推拿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通过小儿推拿手法作用于特定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目的,来激发小儿机体的自身潜力,改善小儿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640x360_dfd5e664e2ef524f.jpg

小儿摩腹

640x360_ab5d3cb88e296a06.jpg

小儿捏脊

中药健脾贴:穴位贴敷选取特定中药和特定穴位,通过贴敷在穴位上的持续刺激、渗透,帮助孩子补脾益气,健胃行滞,增进脾胃吸收功能。

640x360_1e807ee6e4da3b7f.jpg

敷贴

温阳艾灸:主要选取任脉、督脉、背腧穴等,利用艾灸温补元阳,调和气血的优势。

耳穴压豆:耳部汇聚多个经络穴位,根据耳穴治病理论,利用耳穴刺激感应,按脏腑经络辨证结合临床经验选取不同穴位,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处,以实现颐养五脏六腑,激发经气,刺激生长激素分泌。

640x360_5384fd24735b90b4.jpg

耳穴压豆

针刺疗法:针刺疗法可较推拿疗法更深层次刺激经络、穴位,运用毫针补泻手法可调和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大龄以及可接受儿童可选用针刺治疗,对于不能安坐配合的儿童亦可选用揿针治疗。

640x360_fc9ddf0533e75ff0.jpg

刺四缝

注:家长需通过儿科医师问诊辨证,准确判定小儿体质,根据体质情况,定制治疗方案。

1080x1080_c19af902a1d0c6e8.jpg专业审核

戚拥军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儿科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图片:宝安区中医院、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