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面向全国征集并评选出12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由华发集团九洲控股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全国首个以“公益+旅游”开发的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案例,凭借“全方位生态修复,重塑生态安全格局”的突出成果成功入选,再次展现了珠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
这是继“2022年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2023年自然资源部‘和美海岛’”后,珠海三角岛斩获的又一国家级殊荣,绘就出珠海市海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珠海乃至全国的海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公益+旅游”
开创无居民海岛开发先河
珠海三角岛为无居民海岛,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出海口中心位置,隶属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自然形态表面积约96.5万㎡,投影面积约87.3万㎡。为学习贯彻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海岛建设新格局,省海洋中心携手华发集团九洲控股公司合作开发三角岛项目,开创全国“公益+旅游”开发无居民海岛的先河。
其中,公益用岛部分,面积约26.98万㎡,围绕生态修复、科普研学两大方向,打造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范。
旅游用岛部分,面积约60.31万㎡,规划计容建筑面积约24万㎡,与万山群岛其他岛屿差异化竞争、协作,打造集生态科普、海岛度假、海岛美食、海岛娱乐、海岛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海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领海岛“百千万工程”破题
近年来,华发集团九洲控股公司始终着眼将海洋强国、“百千万工程”等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克服海岸地质松软、海水侵蚀、跨海材料运输等重重困难,全力打造全国海岛生态修复典范、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名片和珠海市主题休闲度假目的地。
截至目前,三角岛湖泊、岸线、裸地等海岛生态整治及修复工作已全面完成,一期约6.1万㎡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成投用,呈现出海岛风貌全面改善、海洋文旅全面崛起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方面,采用生态护岸、边坡修复、林相改造、土壤改良等多种手段,全面完成全岛生态修复工作,全面修复垒石砾石岸线约2000米、沙滩岸线630米、沙滩4.14万㎡,整治湖泊岸线900米,复绿边坡5万㎡、裸地24万㎡,成为全国海岛生态修复的典范。
湖泊整治。
基础设施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建成码头、停机坪、海水淡化厂、污水处理厂、消防中心、省海岛监视监测中心等,建筑面积约1.5万㎡,使得三角岛日最大游客承载量达到1300人次,为海岛旅游扩容提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线谱码头。
此外,三角岛一期旅游服务设施已基本建成,度假酒店、帐篷酒店、游客服务中心、沙滩商业街等设施已投用,过夜旅客承载量约1000人次。一座以音乐为特色、以品牌活动为重点、具备全年全天候接待能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岛初步成型。
度假酒店。
沙滩商业街。
2023年5月,三角岛一期启动试运营。经过1年多的运营,三角岛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共开展芒果音乐节、珠海中秋晚会、粤港澳流行音乐唱作大会、中法音乐文化季,以及迈巴赫、魅族新品发布等150余场大小型活动,线上活动观看人数逾1000万人次,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重大活动举办地和重要品牌发布地。2024年7月,三角岛一期启动市场化运作。截至10月8日,上岛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增长130%。
首届粤港澳流行音乐唱作大会。
接下来,华发集团将充分调动内外优势资源和力量,全力做好万山群岛海岛旅游提升规划工作,深度参与桂山岛、东澳岛、万山岛、担杆岛等“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建设,适时推进三角岛二期开发,以实干实绩为海岛“百千万工程”、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华发贡献。
编辑: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