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厚街:打出交通优化“组合拳” 让小泊位转动大民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4-10-31 17:16

交通是民生关切热点,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东莞市厚街镇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优化交通环境、规划增加停车位,启用社区停车楼、新建停车场,制定片区停车综合整治责任“一张图”,打出交通综合治理的“组合拳”,持续发力“百千万工程”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如今,厚街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示范社区交通环境得到优化,出行更为便利,厚街大道东片区被打造成停车综合治理典型样板,治理成效初步显现,市民幸福感大大提升,群众对于厚街交通秩序的蜕变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

东莞市厚街镇的厚街大道东片区交通综合环境持续优化,门户形象大为提升。


以陈屋交通整治为示范 推动全镇交通环境提档升级

“交通整治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说起身边的变化,厚街陈屋社区居民黄女士发出了感慨。她在陈屋社区开店3年多,亲眼看着店铺周围从之前的“车辆乱停乱放”“道路堵塞严重”,变成了如今的“道路宽敞顺畅”“机动车辆与非机动各行其道”,生意也好了不少。

走进如今的陈屋大道,昔日两旁停得密密麻麻的车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整齐的非机动车道隔离护栏。截至目前,陈屋新增了两个社区停车场、提供车位296个,工业园区新建大型停车场、新增80个大货车停车位。加上1269个路边停车位和两个夜间停车场,共享目前社区共计8个停车场、1978个停车位,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停车需求。

今年6月,厚街镇在陈屋社区召开全镇“百千万工程”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以陈屋交通整治为示范,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全力推动厚街交通环境提档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陈屋社区位于厚街镇北部,社区辖区面积1.98平方公里。近年来,陈屋提出打造“高品质产城人融合的绿美生态社区”发展定位,以“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培育典型”为主攻方向,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厚植发展根基,培育发展新动能。为解决“停车难”这个困扰社区许久的难题,陈屋打出系列“组合拳”,一方面,全面铺开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将多个闲置地块和“三旧”改造地块重新优化利用,围绕陈屋大街周边区域新建社区停车场。另一方面,在物流园内新增大型的货运停车场,设置货车停放和卸货指定区域,并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增设道路隔离带和设画标线,提升物流园区的交通环境。

为做好常态化整治工作,厚街交警大队还在陈屋社区设置交通民警工作室和社区交通安全劝导站,组建了一支社区交通协管员,不定时在全社区范围内巡逻,对于违停车辆进行劝导并引导车辆驶入社区停车场。

作为厚街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引领体系中的典型社区,位于东莞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陈屋社区,在推动交通环境提档升级方面走在全镇前列。它带来的变化,得到了市民、商家的点赞。

“整治后的陈屋大街,道路交通不仅顺畅、干净整洁,视野更加开阔。”社区居民陈先生说,道路两旁还增设了两米多宽的非机动车道,电动车、自行车都自觉在里面行车,“既不用冒险跑机动车道,又不用和行人共用人行道。”


制定停车整治责任“一张图”,治理成效初显

交通出行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陈屋社区如今车好停了、路好走了。漫步社区的街头小巷,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巷道、修剪整齐的绿植、焕然一新的外墙、停放有序的车辆,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

今年以来,厚街把优化交通环境纳入到全镇“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认真总结陈屋社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力求高效治理,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推动全镇交通治理取得实效,把厚街建设得更加整洁美丽。

除了陈屋社区,厚街大道东片区的变化也给辖区居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走在厚街大道的人行道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原本坑洼的人行道变得整洁平顺,地面标线清晰,还新增了多个违停警示牌,尤其是人行道上设置了U字形隔离桩后,没有违停车辆挡道,路面宽敞、视野开阔。

图片

此前,不少市民反映,厚街大道东占道违停车辆和僵尸车辆多,长期停放在人行道上,影响了城市形象和行人通行。乘着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东风,厚街镇全面展开厚街大道东停车综合治理行动,交警、城管、交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多次分片区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如今,乱停车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道路旁的人行道已经看不到乱停车辆的踪影。

为优化厚街大道东片区交通综合环境,提升厚街门户形象,厚街镇今年还出台实施《厚街大道东片区停车综合治理方案》,制定了片区停车综合整治责任“一张图”,把片区划分为12条停车秩序严管路段,细分为寮厦、河田、珊美三个片区,分别由交警、城管、交通负责带队开展联合执法。

在严管路以外区域,划分为9个停车规范管理网格,由社区负责开展停车管理,并明确片长、路长,层层压实停车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从而加强停车管理。

为方便市民在严管路段停车,《方案》还整合厚街大道东片区停车资源,绘制了片区停车资源“一张图”。根据调查统计,厚街大道东片区停车资源较为丰富,司机可以“按图索骥”去找到停车位,自觉做到文明驾驶、规范停车。

厚街希望,通过三个月至半年的系统整治,将厚街大道东片区打造成停车综合治理典型样板,进而推广至全镇。

如今,治理成效有了初步显现。“堵了多年的人行道,终于通畅了”“没有违停车辆,走起来更顺畅了”“对商户更加友好,招牌一目了然”……市民群众对于厚街大道东片区的变化连连点赞。


借力“百千万工程”契机,着力破解“停车难”“乱停车”

除了厚街大道东片区交通综合环境优化,厚街全镇各社区也“因地制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比如,珊美、寮厦、河田等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推动片区道路设施完善。数月前,寮厦社区已完成彩云东路、竹园球场周边、春晖路、校园路的道路标志标线工作。

其中,寮厦社区为寮厦新村、荔园新村、围篱新村等三个社区居民区及周边道路为社区施划停车位、消防通道标线等工作,共规范划设了800多个停车位,并引导居民自觉停车入位、规范停车,确保社区内车辆停放整齐有序,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厚街镇今年大力推动社区停车楼建设,着力解决社区停车难题。今年8月,厚街社区大明塘美食街停车楼正式启用,该停车楼共5层,其中一至四层为停车场,提供车位318个,有效改善了老街区的停车难问题。南五社区的停车楼也将于近期投用,提供停车位近百个,有望进一步缓解社区停车难。

此外,位于镇中心区的珊美社区和竹溪社区的停车环境也明显好转,东风路、教育路、富康路等路段重新规范停车位、施画交通标线,道路环境焕然一新。

厚街交警部门透露,今后仍将进一步规范划设路边、内巷停车标线。推动社区在符合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划设路内泊位,内部道路符合通行条件的,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设置停车带,与标志标线提升工作一并开展。

小泊位转动大民生。今年,东莞停车秩序治理工作被纳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六大重点专项工作,各项措施成效显著。借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厚街着力破解群众“停车难”“乱停车”问题,为群众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接下来,厚街将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停车设施供给,努力解决居民停车需求,创新优化停车管理手段,落实公平合理收费,进一步缓解社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并推动镇内主要道路全要素升级改造,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和东莞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实现颜值和内涵“双提升”。 

文:莫晓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六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