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百年校庆·百城光明行”活动总结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举办。历时209天,整个活动的载体——5G智能眼科巡诊车,已累计运营超18万公里,覆盖全国28个省份,108个城市及乡村。
据了解,5G智能眼科巡诊车巡诊车内设有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眼底照相机、眼底测量仪、数码裂隙灯、电子视力表、手持视力筛查仪等仪器,可进行视力、屈光不正、眼压、眼前段筛查、眼底筛查等检查,可筛查白内障、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等超9成眼部疾病。通过5G医疗专网,巡诊车的检查结果能瞬时上传至移动眼健康平台,不仅可由现场医师进行专业解读,还能实现远程线上阅片和即时反馈。
经统计,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全国136家医疗相关机构单位,累计服务超15万群众,筛出白内障、屈光不正等眼病患者超10万人。
此次活动沿着“红色、传承、发展”三条线路开展。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百城光明行”的“红色线”走遍39个红色文化城市,服务革命老区群众超3万人次,为青年医生们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程”。
1835年,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在广州诞生;随后,眼科医学顶尖专家陈耀真、毛文书等毅然回国投身中国现代眼科学建设。“百城光明行”的“传承线”溯源学科发展史,追寻先辈初心路,在陈耀真教授任教城市,毛文书、陈耀真、李绍珍教授出生地等12个城市,服务百姓超1万人次。
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积极探索应用5G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兴技术,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全国各地。“百城光明行”的“发展线”前往新疆喀什、西藏林芝、青海海东、内蒙古乌兰察布、黑龙江漠河等57个城市,服务百姓超10万人次。青年医生吴嘉豪表示,在黑龙江漠河,有老人早上6点钟就来到了义诊现场,人民群众对眼健康的强烈需求激励着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服务。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在百年中大的发展历程中,医科一直都是学校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中山大学十家附属医院也始终坚持与学校同心、同向、同行,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充分践行服务社会的使命。5G智能眼科巡诊车驶向全国,为全国人民群众带去高质量眼健康服务的同时,也将百年校庆献礼活动转化为助推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的重要力量。
明年,中山眼科中心也将迎来60周年院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院长林浩添表示,接下来,医院将与科技企业、政府共同合作,开展“链接千万家 光明再出发”活动,通过大语言模型等新技术赋能,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工作,更高效地服务更多老百姓,建立眼科健康的共同体。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实习生 郭凯旋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