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入选全国美展,画家文征:希望助力东莞制造美学出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4-12-09 17:43
图片

在流动与嬗变中,艺术与城市共融。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 “艺述东莞·青年力量”系列策划,展现青年文艺人才在城市扎根生长,以艺执笔,为城市的奔流不息书写未来的故事。

生产车间内,硕大的金色机械臂下方,是一排排正流水线拼装的汽车……这是一幅科技题材壁画《创造之手》,此前呈现在东莞万江图书馆,创作者是来自东莞岭南画院的三位画家。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副院长文征是作品的主创之一。

今年,《创造之手》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美展),这是东莞首次有壁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的展览。

来莞二十余载,文征见证了东莞的发展变迁,也不断从东莞的城市底色和产业标签当中汲取创作灵感。在他看来,庞大的车间、轰鸣的机器、忙碌的产业工人,不仅仅是工业符号,更是东莞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也将成为他作品当中的灵魂。

未来,他决定将工业题材作为主要创作方向,他希望将工业的力量与美感,转化为艺术的语言,探索展现东莞的“制造美学”。

凭借在艺术道路上的潜心探索和持续创作,今年,文征还被评选为第二届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我希望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赋能产业。”文征说,未来,他将围绕东莞的‘制造美学’进行创作,对表现形式、材质进行多方面探索,用艺术表达对城市的理解,助力东莞美术“出圈”。

图片

用画作表现东莞城市生命力

希望用艺术表达、赋能产业

文征到东莞已有23个年头。2001年,他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先后在东莞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工作,现任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副院长。

图片

正在创作中的文征。

生活在这样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东莞的工业元素也深深烙印在文征的创作与生活当中,成为了他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和印记。在他的眼中,庞大的车间、轰鸣的机器、忙碌的产业工人,不仅仅是工业符号,更是东莞城市生命力的体现。

图片

《几何交响》,这是一副表现工业风格的抽象作品,探讨工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受访者供图

“东莞各个镇都有自己的强镇富民产业,虎门服装产业、大岭山家具业,我也亲历见证了东莞的工业发展。”东莞的工业力量与美感,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经过思考与艺术重铸,成了他笔下的一幅幅美妙的画作。

图片

文征与他的部分展览作品。受访者供图

走进岭南画院文征创作室内,十几幅油画、国画、水彩画等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幅画的是水乡地貌空中俯瞰的场景,有一些芭蕉、船还没画上去,还在探索中,我想用当代的艺术语言表达东莞元素。”聊起每幅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文征滔滔不绝。

图片

文征近期创作的系列作品,风格为写意与抽象,用色彩探索多样性的表达,这些作品意在探索人与自然与工业的关系,以及自然景观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他的画面里,除了有表现传统文化的舞龙舞狮少年,更多则是表现工业题材如服装工厂男女工人、工厂车间、产线等等。近一两年,文征把更多的视线投入“制造东莞”这一城市底色,创作出了不少表现东莞城市与产业的获奖作品。

图片

文征国画作品《霓裳匠心》, 2023 入选万年浦江——202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受访者供图

经过几次在东莞工厂的采风,文征陆续创作表现工业题材的国画作品《霓裳匠心》、版画作品《镂月裁云》。其中,《霓裳匠心》是文征创作的第一幅工业题材作品,作品创作于2023年,画面中几名服装厂工人正在劳作。而这一幅作品也入选了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

图片

文征2023年创作的版画作品《镂月裁云》。受访者供图

在莞创作这些年,文征的作品先后入选十余个国内外多个知名展览。

文艺作品讲究在地性,制造业又是东莞最为鲜明的城市底色与标签,更为文征提供了精品创作的土壤。文征介绍,未来工业题材艺术将会成为他的主要的创作方向。“我希望能够通过艺术表达产业、赋能产业,接下来我将围绕东莞的‘制造美学’题材进行创作,对表现形式、材质进行多方面探索,用艺术表达对城市的理解。”他说。

壁画《创造之手》入选全国美展

向更多人展示东莞的“制造美学”

文征的创作轨迹,与东莞的城市变迁紧密相连的同时,又彼此见证,相互成就。

就在今年,文征与岭南画院画家赖铁聪、黄雪韵合作创作展现东莞制造美学作品《创造之手》,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的顶级展览。

图片

《创造之手》 壁画,文征、赖铁聪、黄雪韵联合创作。受访者供图

视线透过生产车间透明窗,右上方是一个硕大的机械臂,而下面是一排排正流水线生产拼装的汽车……这是一幅展现汽车工业制造场景的科技题材壁画——《创造之手》,画面尺寸达到1.85*3.52米,作品采用陶瓷和金箔材质,完成后曾在东莞市万江图书馆呈现。

壁画展区也是全国美展举办以来首次有东莞作者入选。

图片

作品完成后,曾在东莞万江图书馆呈现。受访者供图

谈及《创造之手》入选全国美展的理由,文征认为“创新”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用这类图式表达当代工业题材,在壁画中比较少见,作品风格也比较独特。”选择壁画这一画种,是因为壁画具有公共性和互动性,需要在公共空间呈现。

2000x852_675013660d2bd.jpg

《创造之手》此前呈现在东莞万江图书馆内。受访者供图

而创新也是岭南画派经久不衰的奥秘,东莞是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可园的孕育下,居巢、居廉博采众长,以岭南寻常草木为题材逐渐生成自己特点,并创造出了没骨撞水撞粉花鸟画法,由此开宗立派。东莞也为其传承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岭南画派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西洋画法,自创一格,风格独特,求新求变。而这样的绘画精神,也启发了文征的创作。

《创造之手》作品选用陶瓷材质,而陶瓷工艺又非常复杂,因此创作面临很大挑战。

图片

(从左至右)文征、赖铁聪、黄雪韵正创作《创造之手》。受访者供图

瓷板烧制有许多偶然性,可能会爆裂,或是釉色无法呈现出想要的效果等等。创作期间,原本绘制效果很好,烧制后发现画面的整体颜色变淡,“我们当时看到已经有点泄气了,想要放弃,后来咬咬牙,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文征说。

图片

壁画作品《创造之手》瓷板绘制效果。受访者供图

最终,几位创作者在瓷板烧制完成后,继续综合材料绘画,增加了金箔等材料,才使得画面呈现出如今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2024年7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创造之手》也“北上”到郑州,向更多人展现来自东莞的“制造美学”。

壁上丹青描绘制造美学,《创造之手》捕捉、定格生产车间里的忙碌与机器轰鸣,将工业的力量与美感,转化为艺术的语言,折射出了城市的面貌与科创底蕴,描绘东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先进制造领域优势,展现东莞智造的科创实力。

入选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

希望助力东莞美术“出圈”

凭借在艺术道路上的持续创作和潜心探索,今年,文征被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评选为第二届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

今年是东莞市实施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项目的第四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继续通过主题创作、项目扶持、活动开展等形式,做好对新入选的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工作,并组织青年文艺人才围绕“百千万工程”开展“艺述东莞·青年力量”主题创作,为文化强市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艺术力量,为城市形象传播增光添彩,进一步夯实文化强市建设的人才之基。

“青年文艺人才的扶持,对于培育东莞的艺术人才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和机制。”谈及入选后的创作计划,文征说,未来,他希望能够结合东莞“制造美学”主题,探索包括架上绘画等各类艺术呈现方式,助力东莞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助推东莞美术“出圈”。

在东莞这些年,文征也见证了中心广场、岭南美术馆等一批批文化设施建成,城市硬件设施持续提升。除此以外,文征感受最深刻的还是人们对文艺理解的改变。

“十几年前,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团来玉兰大剧院演出,最高票价也不超过480元。当时身边有人开玩笑说,比起花几百元看演出,宁愿花一两千去吃饭。”文征坦言,这些年,市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岭南美术馆紧邻可园,文征形容,早些年可园总是人山人海,而旁边的岭南美术馆人流量远无法与之相比。“这几年我们搞了很多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大众对岭南美术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逢展览还能看到很多人穿着汉服来打卡。”文征笑着说,在年轻人之间,艺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美术馆也不再是一个小众的文化场馆。

文征看来,东莞虽然是个年轻的城市,但也有当代艺术的土壤。东莞这些年来也涌现了不少特色美术馆和新型艺术文化空间,如由工业厂房旧改而成的文创综合体街区厚街时光、展示艺术家居的锐空间·莞……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前来打卡。 

图片

岭南美术馆近年来举办多样的艺术活动,吸引市民前来打卡。图源:岭南美术馆

近年来,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东莞也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此背景下,承载着打响“育美东莞”品牌责任的东莞美术馆联盟应运而生,而岭南美术馆是联盟的龙头单位。成立以来,东莞美术馆联盟推出系列主题活动,给市民带来了别样的美术馆体验。据统计,国庆“黄金周”期间,东莞美术馆联盟也成为市民热门打卡地。

图片

东莞美术馆联盟各单位正成为市民热门打卡点。图源:岭南美术馆

岭南美术馆也积极邀请美术名家来莞授课;将东莞市优秀美术家、入选全国美展东莞作者等聘为签约作家;组织东莞优秀美术家作品巡展,开展艺术交流,搭建艺术平台共同成长。“我们要立足东莞,创作出更多表现东莞、大湾区的精品力作,发挥岭南画院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东莞美术创作者投身美术精品创作。”文征说。

统筹:梁锦弟 李晓艺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艺述东莞·青年力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