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青年领袖马志达:横琴是中西方交流合作的最好平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4-12-18 17:21
图片

今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也是琴澳一体化的成果年。回归25年来,澳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澳门的传承与创新,又积极引入国际文化元素,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澳门除以博彩旅游业闻名于世外,也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最长久的地方,有超过四个半世纪的历史,沉淀了大量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澳门还获得了多项国际知名的荣誉,例如“澳门历史城区”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遗产名录》,澳门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向世界展现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文化面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澳门应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那么,25年来,澳门文化如何助推澳门城市发展?澳门人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为更好地聆听澳门的声音,南都策划推出文化澳门大咖谈系列。第二期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

图片

马志达

澳门是一个新生的澳门

南都: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您认为在这回归25年中,澳门有哪些变化?

马志达:在国家坚强的后盾下,经过25年的高速发展,澳门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性旅游大都市,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居民福利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说现在的澳门是一个新生的澳门。澳门从一个小孩已经长大成人,在现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澳门现在应该要考虑用好我们的优势,发展好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优势和城市功能,认真思考为国家做点什么,为澳门自身的长远发展更加积极作为。

南都:这25年中,澳门在文化建设领域具体做过哪些努力并取得了何种成果?澳门文化如何赋能澳门的城市发展?

马志达:澳门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节点城市,保存守护中华文化,也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开放包容,吸收了外来文化因素。回归25年来,澳门坚守爱国爱澳核心文化价值,全社会形成了牢固的“一国两制”文化共识和社会基础;国家赋予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非常精准,澳门也积极拓展文化交流、鼓励文化项目引进来走出去,这几年在澳门举办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显著增多,演唱会、看展出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越来越多澳门年轻人在海外学习文化艺术课程后选择回到澳门发展,文化、演艺也越来越成为澳门的一张名片,塑造了澳门的新形象。

南都:近期澳门文旅频频推出的“艺文荟澳”、澳门艺术节、中葡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你怎么看这些活动?

马志达:这些活动都很好地展现澳门作为国家平台、旅游城市的金名片,体现了澳门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和独特价值。通过这些娱乐表演等活动,打造“演艺之都”,发展“非博彩元素项目”,能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多元性,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感受到澳门是一座名副其实且具有非凡魅力的国际大都市,这些举措潜移默化在塑造着人们心中澳门的新形象。

爷爷马万祺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

南都:作为马万祺的孙子,在你的印象里,马万祺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志达: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爷爷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爱国爱党的商人,是一个热心社会活动的澳门人。在我的心里,爷爷是从小带我到处跑的好爷爷,每当假期,爷爷都会身体力行,带我们去看祖国大好河山,带我去贫困地区看不平衡发展的情况,去城市看改革开放发展,带着我们学国家最新的政策。在这些过程中,我也逐渐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加深了对我们的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和理解,我也耳濡目染感受到爷爷总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事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在影响着我。

图片

南都:你眼中的澳门人是怎样的?

马志达:澳门是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城市,尽管澳门这几十年发展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人情味都从来没有改变过。澳门是一个充满社团文化的城市,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每个星期甚至每天都会见,有时候可能还一天会在不同的活动场合见几次,亲密程度可想而知。感谢澳门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才能够有这么25年的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我深爱这个城市,也很享受这种城市氛围,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发展好澳门。

南都:你经常往返澳门和大湾区两地,两地的生活经历让您意识到岭南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什么相通或不同吗?

马志达:澳门因为独特的历史,有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大湾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品牌,但大家都是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城市,互相理解文化精神、互相认同文化内涵的隔阂少很多。首先能让不同地区相同的地方,我认为是饮食习惯,大湾区每个城市的人都可以“吃在一块”,对饮食有很多共同的记忆和话题。

南都:你现在和内地的交流互动多吗?大湾区文化应如何共融发展?

马志达:我从小来往内地和澳门,在内地上学、创业发展,到现在一直跟内地不断交流,从没有间断。我认为大湾区应该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相互叠加发展文化产业,横向是打通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让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便利往来;纵向是各个城市应该结合城市特色,集中不同的产业集中发展,把文化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都集中起来。

希望通过民间“乒乓外交”,讲好中国故事

南都:你长期致力于文化艺术创意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事业,你的“东西汇文艺广场”项目,成为澳门特区政府推荐入驻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的首批33个重点项目之一。“东西汇”寓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汇合。能不能谈谈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现在进展如何?

马志达:在横琴发展东西汇项目,是希望学习我爷爷的精神,响应国家的号召,带头在横琴发展,希望通过横琴的平台和政策,把澳门和内地的资源和内容相互链接,从而产生更大的融合发展效应。这几年,横琴整体环境不断变化,规划政策也不断调整,很多企业都在谋定后动。东西汇项目现在也要适应横琴的规划、市场、环境的变化,要着眼长远发展考虑,重新定位、重新出发,但我相信横琴的将来一定会更好。

图片

马志达参加省两会

南都:作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及广东省政协常委,您个人在推广澳门文化、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没什么计划?

马志达: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是培养助力年轻人成长发展的一个平台。这几年,我带领青委同仁们去了很多地方,通过红色之旅、爱国教育、青创交流等方式,带他们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澳门和祖国内地的交流,认识我们的国家,不断增进他们的爱国情怀。

这些年我一直在政协委员的岗位上工作,主要职责就是参政议政,希望在自己从事熟悉的专业领域,或者共同跟其他澳门政协委员一起调研了解看到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问题,为我们国家和政府提出更好的建议意见,发挥好政协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

澳门是一个社团文化很重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在社团里面担任不同的社团领袖,我自己也担任澳门乒乓总会的会长,我希望可以学我爷爷以前一样,通过澳门的平台,把乒乓球文化,更好地推动出去,通过民间“乒乓外交”,讲好中国故事。

南都:你在今年两会上,曾提出“发挥港澳优势,助力提升企业“出海”能力。”你怎么看中华文化出海?中华文化应如何出海?

马志达:刚才说的乒乓球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其实澳门人有自己独特优势,有很多是多年跟葡萄牙长期建立的友谊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我们跟葡语系国家多年的关系,与海外的文化机构建立联系,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澳门将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可以培养年轻人成为文化使者,现在的年青一代熟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理解并能正确诠释中华文化的人才,能够以创新方式让澳门声音、中华文化传播得更远。

南都:最近你也做了委员履职,赴清远考察,请问接下来你会关注什么方面的问题?

马志达:去清远考察主要是因为我们平时在澳门城市生活比较多,很多的商务交流、社会活动也主要在大城市。我们澳门政协委员就想从另一个角度去拓宽工作视野、了解国家发展。所以我们这次选择来到清远,了解到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发展等情况,亲身体验了清远好风情,感受到清远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也把所见所闻带回澳门,希望进一步促进澳门和清远的合作交流,共同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在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后,横琴必定会有新的发展,我会持续重点关注横琴接下来5年的发展。

图片

澳门政协委员在清远考察

横琴是中方和西方交流合作的最好平台

南都:你成立了全国首家澳门投资者设立的QFLP私募基金,来支持湾区年轻人创业发展,为大湾区的基础设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现在你们基金大多投放和关注哪方面?

马志达:目前,礼达基金主要专注于大健康、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致力打造科技“发动机”。同时,我们也重点投资有浓厚澳门、横琴元素的青创企业项目,希望支持帮助更多澳门青年在大湾区创新创业发展,在融入国家发展中实现自己价值。

南都:你觉得澳门青年应该如何融入大湾区发展?

马志达:澳门的综合旅游现在已经很成熟,起薪高,找工作相对容易,很多澳门年轻人在澳门已经有很好的舒适圈。澳门青年要融入大湾区发展,需要跳出“舒适圈”,打破自身职业的“天花板”,就不能安于现状。这个过程中,根本还是要利用澳门的优势,去助力大湾区的发展。这个思维意识的转变,不是一两年的时间,是整体规划的问题,需要在教育、文化等各个氛围中提前灌输和加强到年轻人血液里。我看到现在已经有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有这种教育意识,有一些澳门年轻人也已经亲身来到大湾区发展,我相信,下一个五年,在澳门回归30周年,一定有更加卓越的成就。

南都:随着琴澳一体化发展,你对于澳门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或者设想?

马志达:我一直深信,横琴会是大湾区各地融合的示范地和排头兵,也是中方和西方交流合作的最好平台,我希望横琴能更快、更好、更精准地发挥它的特有定位和功能,在我们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图片

马志达和爷爷马万祺(左一)

马氏家族


马志达是马万祺先生之孙,“马氏家族”的第三代。

在澳门,提起“三大家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马万祺为代表的“马氏家族”,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代表的“何氏家族”,曾任澳门特首崔世安代表的“崔氏家族”,这三大家族对澳门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马志达的爷爷马万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被赞誉为“一位一贯的爱国者”,“率先到内地投资的澳门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马万祺出生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早年在香港发展,于上世纪30年代移居澳门,担任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26年,并被推举为永远会长,长期致力于加强和扩大工商界团结,关心和维护工商界合理权益,为推动澳门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尊重。

他不仅积极参加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还是中国和葡国之间的“桥梁”。他还是一位爱国诗人,诗如其人,诗词抒写的都是民族苦难和家国情怀。

马志达的父亲马有礼是原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而马志达显然也传承着祖辈、父辈的爱国爱澳基因,一方面他积极把握机遇在内地投资发展,特别是在横琴开创起自己的事业,与内地交往频频,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国家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他也着力推动内地与澳门青年交流往来,努力为澳门青年 “搭梯搭台”,帮助他们更好地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宋爽 许晓蕾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裴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文化澳门大咖谈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晓蕾983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