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影像怎么“玩”AI?业界学界齐聚,这场沙龙干货满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4-12-21 18:06
图片


12月20日,由南都、N视频与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新媒体视频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变革与创新——AI引领视觉传播融合发展新趋势”主题沙龙在广州举办。

图片

左起: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南方都市报编委、N视频CEO陈伟斌。

作为“大湾区AIGC赋能计划发布暨N视频2024创作者大会”议程之一,学界业界通过分享和圆桌探讨,一同探索时代变革下如何提升视觉的传播力,共享锻炼融合发展队伍、创新融合发展经验,为广东视觉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路径和更大想象空间。

分享

非常好的辅助工具

在沙龙上,多位视觉影像方面的业界人士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与AI技术的交集。

图片

南都、N视频视频产品部主任陈成效。

南都、N视频视频产品部主任陈成效分享了N视频这两年使用AI技术进行的一些探索。首先,在制作流程上,AI可以提供思考力的资源,在结构、脚本上给到创意和指导。其次,在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中,设备、器材和软件上,AI的算法也在提供叠加辅助。以及,近两年南都做了很多文化视觉产品,在素材方面,AI 提供了很大的补充,解决了许多实拍的困难。陈成效表示:“AI目前为止,我们觉得它只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工具,对于有审美设计基础上的人,它其实是非常好的叠加buff的功能。”

图片

95后摄影家沈绵钺。

95后摄影家沈绵钺分享了自己的摄影之路。十年来,他一直在学习和拍摄揭阳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结合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影响力飞速扩大,为广东省非遗、民俗的宣传贡献了坚实的力量。以纪实影像为主业的他目前还不怎么会用到AI的技术,但未来可能会去拍一些创意短片,正在学习相关的知识。

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摄影家魏玉明分享了自己参与AI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内容。他与深圳几家头部手机品牌合作,为手机的摄影技术提供包括图片构图、点评、放大倍率等数据,帮助智能手机变得更智能、更好拍。

专业

人机共创的九种协作范式

AI科技博主、AI视觉培训师、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委员梁音则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AI实战课程《人机共创的九种协作范式》。

图片

AI科技博主、AI视觉培训师梁音。

梁音认为,AI不是工具,而是一个思考力资源,有着倍数效应,我们的底层技能越多,被AI放大的倍数就会越大。多款AI工具交叉使用,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很小的问题,最终输出诸如PPT,图片,视频短片,长片等多种类型的结果,快速完成内容交付。“小模型推动大模型”、“AI来帮我问问题”、“用AI的代码语言去跟AI进行交互”、“AI不能替代人类去做不需要效率的事情,比如审美”等金句频出,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不少启发。

发问

在AIGC的场域下面,我们还能有关于真实世界的体验吗

除了介绍国内外业界人士使用AI制作的动态之外,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更多表达了一些担忧。

图片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熊迅。

比如,AI技术更加针对个性,围绕着个人的使用习惯、数据、偏好等形成很强烈的个性化的分发,虽然让传播(包括广告)更精准、更有效,但是同时它也形成了信息茧房。

比如,AIGC特别强化通过一些套路化的模板式的方式去刺激观众的情感、来提升传播的效率,套路化很有效,可是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让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贬损,背后还涉及到经济的控制、政治的控制、意识形态的植入等。

再比如,AIGC整体上是偏向于以主流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机构方式、故事讲述的模式为主的生成方式,它不断地以正反馈的方式在强化自己的结构,在这样传播的模态下面,有很多多元表达的公平性就会被降低。

最后,在AIGC的场域下面,我们还能有一种关于真实世界的体验吗?从深度伪造的各种案例上面可以看到,语料在被AIGC吸收和重新创作之后带来的变化以及算法偏见背后的伦理和边界问题。

“哪怕是在当下的情况下面,我们都把AIGC当成一个独立于人类的个体,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谁在重新塑造谁的世界。”熊迅表示。

圆桌

“主体性”“语言”“开放、互动、共创叙事”

在圆桌讨论上,广东省摄影协会副主席、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对整场分享进行了总结,“主体性”“语言”“开放、互动、共创叙事”是三个关键词。

图片

广东省摄影协会副主席、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

现在最简单的文生图、文生视频技术,实际上跨越了语言的壁垒,它从文本语言跨越到了视觉语言。一个不掌握摄影技术性语言的人可以去创造一个非常精彩的摄影作品、视频作品,甚至未来的电影作品,还有其他更多跨模态语言的发生,所以语言的边界是在不断消失的。AI一方面在助力、加成、赋能主体性,同时又在冲击、威胁,甚至是剥夺人的主体性。它产生了非常动态的、无限的可能性,这个里面既有机遇,也有危机。

“未来已来,未来确实已经在我们真实的体验当中,我们如何去保护人类最宝贵的心智、最宝贵的主体性,用科技去创造更好的未来,可能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用自己的体验完成的一项英雄之旅。”李楠总结道。


采写:南都记者 潘欣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黎湛均 张志韬 梁炜培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潘欣1282W
南方都市报编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