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教育做到孩子心里?这所教育集团智绘“自然生长”蓝图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1-12 10:5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教材体系的迭代升级与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正步入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新纪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要求与复杂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转型期的教学难题,促进教师对新型教材体系的深度理解与高效运用,近期,福田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群体在荔园外国语小学共同参与了一场旨在启迪教学智慧、推动课堂创新的研讨活动。

图片

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赵继光,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田湘军,福田区教科院国际部部长雷迎花,福田区中学英语教研员解玉娟,福田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孙艳,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书记柳中平,以及荔外集团各校区领导参与本次活动并作指导。活动中,特级教师田湘军和荔外集团青年教师张啸林携手登台,带来了两堂以三年级新教材为蓝本的精品课例。

图片

此次活动中,教育领域内的多位领军人物与行业精英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与实操演练,共同编织了一套既前沿又实用的知识体系,不仅深度挖掘并激发了教师的内在潜能,更为其搭建了跨越知识边界、促进技能融合的高阶平台,为教育改革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启迪。

砥砺深耕:教师培训,点燃教育改革的智慧之火

一直以来,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顺应教育改革浪潮,积极响应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开展了系列高规格、深层次的教师培训项目,其中包括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新入职教师启航计划、一年级教师适应性培训、教育管理能力精进工作坊,以及班主任与年级负责人领导力提升研修等多元化模块。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整合集团内部优质教师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和校区界限,实现互助共赢,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特别针对新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成立了“七彩树”教师成长共同体——培训新生态。在共同体培训中,“双导师”制度和新教师素养能力提升计划,助力新教师在职业方向和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圆桌会议”“世界咖啡”讨论活动则为教师们分享自己进入教师行业后的疑惑和成长经验提供了具体路径。

图片

集团还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涵盖了集团行政和科组长、集团骨干教师以及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等关键角色,2024年通过3场深度聚焦、为期10天的精英研修班,成功赋能260余名教育精英,实现了相关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赋能生长:以研促教,开启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视野

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通过七校联动各学科教研活动,开展深度研讨、案例分享、教学观摩与反思等多元化活动,聚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革新以及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构建开放、包容、协同的教育环境,强化了集团内部各校区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了教育生态的持续优化与升级,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图片

同时,集团七校共同首创推出“名师独家show”这一创新性的教研交流活动,邀请了华应龙、赵劲松、武维民、何捷、曾宝俊、田湘军、辛海洋、李力加、胡樱平等9位全国顶尖学科专家,围绕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体育、美术及AI融合教学等8个核心学科领域到校授课指导,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自然生长:特色打造,把教育做到孩子心里

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以 “自然生长的教育”为引领,全学科联动,围绕“素养导向”探索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结合学生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系统开发了以“自然生长的教育”为内核的特色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合适其发展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800x534_678097e41ef15.jpg

800x534_678097e4578b4.jpg

与此同时,集团以项目式学习和AI赋能为“教育统整”集团研修机制的重要抓手。从机制上突破学科的壁垒,强调跨学科背景,倡导交叉学科和AI赋能研究模式,重点打造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教学成就提升和人才培养体系重构,聚焦提高教育效能,在学校层面建设“开放、多元、流动、共享”的跨学科创新平台。

辐射示范帮扶驱动科学规划帮扶蓝图

荔园教育集团不仅致力于自身的教育改革,同时还多次开展了帮扶培训项目,通过“精准定位帮扶目标,科学规划帮扶蓝图”“深化师资培训,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强化反馈评估机制”等系列高效的跟岗帮扶策略,构建了覆盖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粤桂小学、马山县城南小学以及广东省内等多所学校在内的帮扶网络,促进帮扶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教育均衡发展。

图片

据了解,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获评“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小学校本教研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校)”,集团“学校校本教研质量评价”项目入选“深圳市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等荣誉。

图片

展望未来,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将继续以研促教、以教兴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校际合作,拓宽国际视野,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并依托现有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强化师资培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教育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