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童 通讯员孙渊 近日,深圳市龙岗区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课程开发工作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博文大讲堂召开。龙岗区教育局和教科院“每周半天计划”相关负责人,及所有公办中小学校课程负责人现场参会。
龙岗区教育局基础教育与德育科樊凌峰老师对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课程开发工作做动员。樊凌峰首先总结了龙岗区2024年落实“每周半天计划”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进展,充分肯定了试点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亮点。
2024年秋季学期,龙岗区试点学校的工作方案和课程实施效果多次被深圳市教育局转载和报道。“一校一馆”工作稳步推进,上海外国语学校附属龙岗学校的“车辆模型展览馆”入选全市首批“一校一馆”试点,各试点学校注重课程建设与创新,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阅读与实践课程体系。
结合深圳市教育局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的工作部署,樊凌峰进一步明确各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强调自2025 年春季学期起,全区各学校每学期均须开发至少 1 门校外教育基地课程,动员全区学校积极开发“每周半天计划”相关课程,实现校外教育课程的共建、共享、共赢。
龙岗区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杜少凡对前一阶段龙岗区校外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首先对各学科教研员的课程开发成果和各试点学校的课程实践特色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之下,龙岗区已初步建立了校外“课程超市”,并有24个校外基地、1个学校场馆和36门精品课例上架深圳校外教育平台。
他强调,试点学校在校外课程的实践中具有以下亮点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借鉴:一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二是强调实践与体验,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四是关注阅读与校外实践统一。同时,他也对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的课程开发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一是强化深度,指出校外实践课程与游学的区别,要求体现探究和学习;二是提升高度,课程内容要加强与课标和教材的有机衔接;三是探索新度,注重新赛道的开辟,特别是AI技术的应用。
龙岗区教科院课程教研员孙渊对《深圳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课程开发项目申报的通知》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一是明确课程类型,本次申报聚焦校外实践基地课程和“一校一馆”基地课程两种类型,鼓励通过申报多个项目,开发不同年级梯级进阶课程或同一年级一个学期系列课程。二是明确申报对象,本次申报全面向市公办中小学校(含校区)、教师、教研机构教科研人员,鼓励每所公办学校至少申报一项基地课程,鼓励教师与市区教研机构教科研人员联合申报,鼓励学校与基地合作申报。三是强调教学设计要主题突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规避“简单参访”和“换个地方继续教”的情况,积极探索AI赋能校外实践助教伴学的有效路径。
本次会议是对龙岗区2024年“每周半天计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2025年“每周半天计划”课程开发工作的部署和动员。未来,龙岗区将把校外实践课程的建设作为落实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重要内容,通过高质量的校外课程建设引导学校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有效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素养,全力打造“每周半天计划”和校外课程建设的“龙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