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之“智”锻造广东制造的钢铁脊梁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5-02-05 18:19

乙巳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而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核心关键词,以人工智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锻造钢筋铁骨,已是时之所需、势不可当。

在传统工业革命机械化、自动化、精密化、效率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革命,其中最大亮点正是人工智能。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变“智造”,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样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对此,要在未来发展与竞争中赢得主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着特殊使命。

放眼广东,从算力设施、产业规模、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基础优势,再到“制造业当家”孕育的天然土壤,广东有底气、有实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走在前列,更将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开创发展新局面。

看体量,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7%,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18%,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与多元的产业链条,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看能量,广东的人工智能企业生态格局“顶天立地”,既有华为、腾讯等巨头引领基础技术研发、赋能千行百业,也有云从科技、佳都科技等独角兽深耕垂直领域,更有超1500家核心企业覆盖全产业链,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的“四梁八柱”。

看“智”量,机器人生产线30分钟下线一台设备,“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成为现实;6秒下线1个洗碗机碗篮,26秒下线1台洗碗机,传统产业已然走向“智造”,实干广东不断书写何为“技术价值在于应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非风和日丽、一帆风顺,前途的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收获同在。于广东而言,在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之际,更要顶住压力、有勇有谋,以人工智能锻造广东制造的钢铁脊梁。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为科技创新的阔步向前提供支持;要抢抓机遇、求新求变,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优势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打造良好环境。

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新春开工第一天,新的春耕已然开始。人工智能掀起新浪潮,DeepSeek一鸣惊人、人形机器人夺目春晚——面对产业变革的浪潮,不能拖、不能等,肩负重任的广东更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广东连续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争先领跑、起早快干吹响号角。接下来,稳步快速跑、阔步拓新路,要建设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的岭南注脚。

编辑:何起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高质量,新气象!2025年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1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