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研院深入开展高质量教研 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2-07 19:02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粤教研 教研工作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具有引领作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深入开展高质量教研,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扎实推进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建设,以三科“铸魂工程”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机制,以省级教研基地项目、南方教研大讲堂、“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为主要抓手建设高质量教研体系,有力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工作得到全国政协双周会议及教育部领导高度认可。

以实施中小学三科“铸魂工程”为抓手,在国家统编教材中创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政教研工作,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设立“铸魂工程”教研专项,以育人大使命、教学大课程、实践大课堂、资源大平台、教育大协同为特色,推进中小学思政课、语文、历史三科系统育人。初步形成“五个一”专项活动品牌:一个教育部专项教研基地高端平台,一个“三科”协同育人研训一体化特色教研活动,一个教研员专项培训基础工程,一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品牌活动,一个专项课题研究项目,驱动“三科”教师更新育人理念,提升教研水平,提高铸魂育人质量和实效。

以教研帮扶为抓手,扎实落实“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针对广东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从2020年开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这是加快提升粤东西北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

以省级教研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教育研究体系建设转型升级。通过学科、校(园)本、县(市、区)三类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为牵引,推动教研机构与学校、幼儿园,教研员与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带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以“南方教研大讲堂”为抓手,持续聚焦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聚焦育人方式变革、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业评价等关键领域,创新教研方式、模式和实现路径,搭建教育教学示范性教研平台、教研创新探索平台和教研成果展示平台。

数说链接


·截至2024年底,全省在编在岗教研员增加到5895人,比2020年增长155.4%。

·中小学三科“铸魂工程”着力强化专项课题研究支撑作用,共遴选立项两批共480项,其中首次立项中职课题21项。孵化优质研究成果1000多项。

·截至目前,全省建设472个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2024年,组织首批教研基地结项验收工作,141个基地通过结项验收。

·“南方教研大讲堂”从2021年7月启动至2024年底,在多个平台播出,播放量集中的地域涵盖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广东、广西、西藏、新疆等地。先后完成137场,直播点击量超过7200万人次,满意度达90%以上。

·“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2024年已完成第二轮走遍粤东西北12个地市及江门、肇庆、惠州3个地市10个欠发达县区,以及省外的西藏林芝和新疆喀什等地。自2021年以来,2轮帮扶共组织专家1900多位,组织教研活动超2420场次,线下、线上受益的教研员、一线教师超135万人次,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整体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满意度超过96%。

·2024年,组织全省各学段学科教研员研修51场8000多人次,结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探索,着力提升教研员整体能力素质。

·以评价为牵引,开展新一轮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深入推进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教育强省建设背景下广东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扩大项目试点至10个县区。

·由省教育厅设立的“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含中职)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在全省共立项180所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作为项目学校,其中小学77所、中学93所、中职10所,建立了跨地市结对、原试点校+新项目校的跨地市帮扶的项目开展方式。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孙小鹏7238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