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病理科试点 南医五院布局DeepSeek实践应用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5-02-15 08:24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布局运用DeepSeek。目前,试点科室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与自主研发的“临床实验室智慧管理系统”的深度整合,院方表示,这标志着医院正式迈入“智能化实验室”建设的新阶段。

AI赋能提升检验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南医五院已在检验科、病理科先行试点应用DeepSeek系统,旨在借助其智能算法,快速且精准地分析海量数据,辅助医生更高效地识别疾病特征、判断病情。

南医五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孙武平介绍,DeepSeek大模型凭借其深度学习与推理能力,能够实时分析和处理大量的医学数据,为检验医学科医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支持。

无论是血液、尿液,还是基因检测,DeepSeek都能够高效筛选和分析数据,广泛应用于检验结果与疾病谱关联、病情进展与治疗反应预测、质控数据监测分析、个性化医疗决策支持以及异常检测与早期预警等方面,极大提升了检验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检验医学科还将DeepSeek大模型与科室自研平台“临床实验室智慧管理系统”对接,实验室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孙武平表示,这一整合优化了实验室流程,提升了人员管理效率,还为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等场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实验室的管理能力。

下一步,检验科将继续挖掘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潜力,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将加强AI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推动全院智能化升级,提升医学检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就医体验。

病理科依托DeepSeek构建结构化病例库

南医五院病理科也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初步具备AI技术应用条件。病理科主任索文昊表示,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构建智能辅助诊断体系,打造病理大数据中心,依托DeepSeek构建结构化病例库,实现病理图像、临床信息、随访数据的智能关联与检索。

索文昊介绍,病理科整合海量书籍、文献、音视频资料等,构建病理知识库,不仅用于病理诊断,还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工具;

通过DeepSeek的知识管理功能生成结构化培训课件,内容按照最新病理诊断指南设计,并标注推荐等级及参考文献;

利用DeepSeek对比分析医生诊断差异,辅助质控管理,实现全流程质控优化,诊断一致性监测;

此外,结合RFID物料管理技术,自动识别试剂信息,实时监控库存、有效期和使用情况,实现试剂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在科研模型开发方面,基于本地数据训练专属AI模型,弥补相关技术缺口。

索文昊称,通过深度整合DeepSeek技术,科室力争提升诊断效率20%~30%,将质控标准化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为未来开展分子病理检测积累数据基础,提高科室设备和试剂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的全面转型。

医院已成立“人工智能开发运营领导小组”

南医五院副院长徐晓武表示,医院通过将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现了医疗数据的高效整合与智能分析,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该系统不仅能够辅助医务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还能通过实时监测患者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徐晓武说:“DeepSeek的引入是医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医院已成立‘人工智能开发运营领导小组’,全面布置开展此项工作,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我们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所有医疗数据均在院内服务器进行处理

在医疗数据隐私和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南医五院试点DeepSeek工作时,将大模型部署在医院内部服务器上,有效避免了数据在云端传输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医院信息科主任乐炯说:“所有医疗数据均在院内服务器进行处理,避免了数据外泄的风险,符合国家医疗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充分保障了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医院党委书记李绍波表示,南医五院此次布局DeepSeek本地应用,不仅推动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医院将继续深化探索更多AI应用场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 南五萱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文802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