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场高规格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举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参会的民企代表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是谁,说了什么,企业有哪些亮点?
南都记者注意到,结合央视新闻画面以及后续地方官方媒体和企业官网公布的信息,目前确定至少有20个城市31家民企的负责人参加了这场会议,涵盖通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农牧等多个领域,既有老牌民企“常青树”,也有“科技新贵”;既有大众熟知的龙头企业,也有在业内闻名的制造业“小巨人”。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企业成长和转型过程中,不断注入科技能量,突破了该领域的一些技术瓶颈,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科技竞争格局下,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聚焦粮食安全、技术创新、AI发展
时隔近7年举办的重磅会议,哪些民企参加了?目前官方没有公布完整的名单,不过通过各方核实,至少有31家代表性民企的负责人“上桌”,其中6人发言。
新华社报道指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央视客户端
他们说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南都记者从新希望集团获悉,刘永好在发言中表示,新希望创立43年,一直聚焦农牧食品,尽管面临消费结构调整和周期影响,但企业紧跟国家战略,攻坚自主育种和粮食安全;顺应消费变化,满足新鲜需求,经过几年的调整突破,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依靠广阔农村,不仅做成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发展。”
“组织这么高规格的一个专门讨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座谈会,本身就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和关心。”作为改革开放成长以来的“民企常青树”,谈及此次参会感受,刘永好表示,中央领导提出要让农民挑起“金扁担”,而这就是农业现代化。这些年,新希望用新质生产力武装传统农牧业,投入了400多亿做转型发展。积极在育种上做投入,在猪芯片鸭芯片上做“卡脖子”工程突破。
据央视报道,座谈会后,王传福、王兴兴、雷军等人接受采访,谈及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2024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大关,稳居国内车企销量首位,也是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只有开放创新,才能让世界感受到这种好的产品,才能共同发展。”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最大的资产就是11万工程师团队,每项技术背后都是创新,是绿色发展。
2025年宇树科技会扭秧歌的机器人在蛇年春晚火爆出圈。未来人形机器人会怎么发展?“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非常快,基本上速度是超过我预期的,每天给我的惊喜也非常大。”王兴兴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AI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服务业或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但家用人形机器人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它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
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雷军受到各方关注。他表示,小米创业的15年来,一直聚焦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这些领域。“要下决心把最新的,像AI技术怎么能够落地到我们各个终端产品上,能够让消费者体验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怎么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能够放眼全球,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影响力。”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央视截图
京杭深“浓度高”,东北中部西部也有“小巨人”
今年以来,杭州深度求索公司发布的DeepSeek模型引起全球轰动,反映出中国创新型民企在AI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同时也引起国内城市的“反思潮”,为什么当地没有产生“杭州六小龙”?
此次民企座谈会,外界也关注着这些民企的地域分布,有的城市也在反思“为什么当地没有民企上桌”?
根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核实的31家民企分布在20个城市,包括浙江杭州、温州;广东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成都,福建宁德、江苏苏州,山东莱州,河南南阳,黑龙江齐齐哈尔,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景德镇,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山西运城,宁夏银川。可以看出,企业大部分位于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还有部分企业来自东北、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企业总部所在地来看,浙江民企最多,有6家,分别是杭州的阿里巴巴、宇树科技、深度求索、传化集团、科百特,以及温州的正泰集团。
浙商“浓度高”成为热议话题。“浙江创新氛围非常浓厚,如今浙商涌现出如此多的优秀代表,这既是浙商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关心、鼓励和支持民企发展的结果。”据温州都市报报道,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近年来,企业在着力打造绿色能源、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的同时,积极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下一步将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融合。
“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我们民营经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变革创新,积极拥抱AI时代,勇攀科技高峰。近三年保持年复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和30%的创新投资。例如,稀土橡胶打破我国40多年技术瓶颈,无氟抗芯吸剂实现全球首创,前纺油剂打破长期市场与技术垄断。
广东有5家民企负责人参会,包括深圳的华为、比亚迪、腾讯、研祥,还有广州的视源电子。其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集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据深圳卫视报道,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头部供应商,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作为一名在深圳白手起家创业、成长、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家,他将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心无旁骛攻主业,持续创新求发展,努力攻关和牢牢掌握属于自己的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加强作为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强实体、做精主业,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
2024年10月15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开幕,视源股份携其九大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广州也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与会,是新型显示巨头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等显控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三项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教育信息化领域、企业服务领域等。据广州日报报道,视源电子董事王毅然表示,面向未来,视源股份将重点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创新引领、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持续加大在AI、机器人、计算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在欧美、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市场份额,加大数字出海、民生出海领域的拓展。
在发展科技方面,近年来安徽合肥的表现也较为亮眼,此次座谈会,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作为代表性企业参会。南都记者从科大讯飞获悉,刘庆峰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解决卡脖子等关键技术方面,更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下一步,科大讯飞将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创新上,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全栈自主可控硬件平台的大模型研发,要代表中国对标全球最好水平并在重点领域方向上形成超越和引领,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同时,要把人工智能技术真正用在赋能科研范式、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在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领域造福普通百姓。
作为参加座谈会的湖北民营企业家之一,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表示,“第一感受就是机遇来了,眼下政策、市场及法治环境越来越好,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广阔。”为抢抓机遇,九州通“绝不躺平”,大力推进“新产品、新零售、新医疗、数字化和不动产证券化(REITs)”战略实施,推动公司由传统的医药分销业务向数字化、平台化和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座谈会也有女性企业领导人亮相。她们是来自天津的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以及来自陕西西安的蓝晓科技董事长高月静。张荣华是钢铁行业的参会代表,她表示,2025年将瞄准一个“新”字,以科技创新赋能钢铁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新材料基地进军,加快建成冶金行业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向成为灯塔工厂进军。加快拓展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市场化应用,发力车+经济,围绕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氢能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氢能高地拓新局。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蓝晓科技作为新材料民营企业代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