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跨学科×全维度=彩田学校创造“未来的你”方程式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2-20 12:10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科创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游戏”,而是每个孩子的“成长必修课”。学校以“人人出彩  科创未来”作为2025 — AI智能元年的工作重心,构建了一套丰富多元且具有深度的科创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课程多元:分层进阶,点燃创新火种

学校构建“探索—挑战—创造”三级科创课程生态。涵盖编程、机器人、信息学奥赛、天文学、科创校外半天活动课、STEM融合课程、奥数培优等十大核心领域。本学期开设科创兴趣类课程三十余门和校队课程十余门。

图片


在科创课程方面,学校以编程课程作为基础,从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Python、C++ 等高级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

智能机器人课程让学生们能够亲手搭建机器人,运用所学编程知识赋予机器人 “智慧”,让它们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避障、搬运、舞蹈、脑机意念控制赛车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图片

信息学奥赛课程为有计算机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培养途径。学校组建了专业的教练团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在信息学奥赛中崭露头角,为未来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STEM 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展,如船舶、桥梁设计、智能灌溉系统建设等,学生们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图片

此外,奥数培优课程锻炼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天文学课程带领学生们探索宇宙的奥秘,航空航天课程点燃了学生们的蓝天梦想,让他们了解飞行器的原理和发展历程;无人机课程让学生们掌握了前沿的飞行技术,在空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生物多样性课程培养了学生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AI赋能:智慧校园解锁教育新可能

学校将引入“AI全场景教学系统”,重新定义课堂与评价。AI 智能教学系统成了智能课堂助手,它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课堂上,智能设备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AI 辅助备课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教学案例,助力教师提升备课质量和效率;智能批改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批改作业,不仅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供详细的学情分析报告,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为教师减负增质。


科技英苗计划,携手高校共育英才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启动了科技英苗计划。借助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资源,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到高校的科研项目中,与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

图片

学校还邀请大学教授定期到学校举办学术讲座,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学校还组织学生到高校的实验室进行参观和开展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科研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


每周半天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作为深圳市“每周半天活动课”试点学校,学校将校外半天活动课集中到科创课程。丰富多彩的科创体验活动成为学生们的欢乐天地。编程体验课里,学生们热烈讨论着代码的优化;机器人社团中,大家齐心协力调试着机器人的性能;天文社团的同学们,在夜晚的操场上,用望远镜观测着浩瀚神秘的星空……还有包括科技竞赛、创意展示、科研实践、科创节体验活动等社团课程。

图片

同时,鼓励学生发明创造,计划设立了创新奖励基金,对有优秀发明创造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学校通过卓有成效的课程开设、活动落地,相继获得深圳市“未来人才战略实践学校”、新加坡亚太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基地学校和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授予的“全国优秀STEM教育学校”。学生更是在多项区级、国家级、世界级科创赛事中获奖,“从设计到实践,科创课让我们真正成为‘问题解决者’!”六年级学生李子槊在全国智能机器人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后如是说。

图片

“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热爱的领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书记章民表示:“在我们学校,每一间教室都是创新工坊,每一个孩子都是追光少年!我们以科创教育为支点,撬动学生终身学习力与创造力,让‘热爱’生根,让‘梦想’结果!” 。

未来展望,打造科创教育标杆

据了解,学校接下来将倾力建设科创中心,成立AI教学研创中心。从场境建设、课程开发、活动开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

学校将进一步与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共建,逐步打造“1+5+N”人工智能教育场境。“1”是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5”包括智能工坊、科学探究室、无人机工坊、stem实验室和VR课程体验中心,分别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VR体验和航空航天的教学;“N”则是学校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教育氛围,如人工智能科普长廊、动感飞行模拟器体验区、智能声控走廊等。

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正朝着未来教育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致力于成为科创教育的标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整合更多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优质的科创教育。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推广科创教育经验,与其他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创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