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预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2月18日,一场聚焦中小企业的座谈会在京召开,力争将中小企业的声音传递到两会现场。
在这场2025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中小企业座谈会上,几位中小企业代表提出的“化解四轮低速电动车矛盾”的建议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当他们提及四轮低速电动车缺乏生产标准、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现象时,全国政协委员曲永义更是挺直了身板,他打断问道:“如果要治理行业乱象,究竟该怎么治理?”
四轮低速电动车身材小巧,车身重量轻,外形、结构、性能与燃油汽车类似,由蓄电池驱动,速度在50km/h以下,里程100km左右。近年来,这种“小车”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喜爱,但在我国,相较于电动两轮车、三轮低速电动车,四轮低速电动车因缺乏生产标准而未能获得合法生产和上路的地位,在多地“违规电动四轮车不得上路”的禁令下,产业发展受阻,厂家数量更是从巅峰期的千余家锐减为现在的二百多家。
四轮“老头乐”在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比较常见。南都资料图
四轮“老头乐”已成乡村出行主力
多位居住在山东的村民告诉南都记者,“老头乐”在村中比较常见,数量较多,济南市内也有不少。不过通过他们发过来的照片来看,多为三轮低速电动车,也就是俗称的“三蹦子”。
据了解,“老头乐”是低速电动车的俗称,起初“老头乐”多为“三蹦子”,后来随着市场变化,又出现了四轮的,且外形越来越接近汽车,车内的功能也日渐丰富。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低速电动车专委会财经专家王应黎告诉南都记者,四轮“老头乐”在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比较常见,老人、“宝妈”是主要受众。一些年轻人为了尽孝心,还常常将这种车作为礼物送给老人。
四轮“老头乐”究竟有多受欢迎?江苏省政协特邀专家卢勇在2025年1月面向全国1563个村庄发起问卷调查,并前往苏鲁豫皖冀辽六省20多个村庄实地调研,发现低速电动车,尤其是四轮“老头乐”已成乡村出行主力。其中,四轮“老头乐”占比为56.17%、电动两轮车占比52.02%、三轮低速电动车占比48.69%,汽车占比31.86%、公交占16.83%,传统的自行车、摩托等的占比仅约10%。
卢勇认为,小产品体现着大民生。四轮“老头乐”被认为具有更高效率、更广运用、更深刻的民生基础。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具有不可替代性。电动两轮车在遮风挡雨、驾驶稳定性、安全性也基本无法与四轮“老头乐”相比。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另有央媒数据指出,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约1.3亿人。鸿日汽车集团副总裁吴建国表示,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应得到尊重,四轮“老头乐”正好匹配了他们的需求。
南都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四轮“老头乐”可查询到各种各样的车型,价格从4000元—20000元不等。一款标价为1.2万元的四轮“老头乐”可乘坐5人,座椅可调节,具备开空调等多项功能。
南都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四轮“老头乐”可查询到各种各样的车型。
四轮“老头乐”开始销往欧美
王应黎介绍说:“这两年,四轮‘老头乐’也开始受到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喜爱,我们公司有一部分订单就是销往这些地区的。”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就网传我国生产的三轮、四轮“老头乐”受到欧美国家的热捧,甚至声称“老头乐”会成为我国企业出海的新赛道。
不过,多位到访欧美国家的受访者表示,“老头乐”在当地并不像网传的如此常见。一位多次往返法国的彭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法国,汽车很普及,也多为小巧玲珑的汽车,比如有一种双人座的汽车可以竖着停,许多老年人开这种车。
对此,王应黎解释道,欧美市场对四轮“老头乐”的购买热情是这两年才兴起的,量上并没有突飞猛进之势,标准建立和车型改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能说是开始崭露头角。他还介绍道,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以北美、亚太、欧洲三大区域市场引领的全球市场格局,其中欧洲市场增长最为强劲。
有分析认为,“老头乐”在国外逐渐崭露头角有两点原因。一方面,价格相对亲民,尤其是对于欧美市场而言,消费者购买压力不大,而且很多欧美家庭都自带发电设备,使用成本较低,远比汽车的使用成本更加便宜。
另一方面,欧美对于低速电动车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其中欧盟把四轮低速电动车划分为L6e/L7e,并将四轮“老头乐”界定为“轻型四轮车”,美国则界定为“低速车辆”,日本的表述为“超小型交通车”,日韩均按照欧盟标准进行挂牌上路。
江西宜春交警处罚违章的“老头乐”。
安全性被质疑,多部委出手从源头上管理
尽管四轮“老头乐”在国内有着强盛的需求,在国外也有着潜在优势,但其因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国家较为严厉的监管。
据了解,多数四轮“老头乐”产品属于道路机动车辆,但生产使用未纳入机动车管理体系,产品制动、转向、碰撞等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2018年之前,部分地区出现低速电动车大规模生产使用情况,其无序增长加剧了城市拥堵,由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呈快速上升态势,严重影响城市绿色交通、慢行交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正因如此,2018年,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上述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思路,停止核准或备案低速电动车投资项目,停止新建低速电动车企业、扩建生产厂房等基建项目。
上述通知提及的低速电动车主要指行驶速度低、续驶里程短,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水平较低,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轮、四轮电动机动车(包括老年代步车等)。
北京、安徽等地随之规定,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不得上路,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是指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使用电力驱动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轮、四轮机动车。
既然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不得上路,为何在北京的道路上依然可以看到“三蹦子”?对此,王应黎解释道,这是因为三轮低速电动车有相应的标准,可以按照标准规定合法生产,不违规的电动三轮车可以上路。但四轮低速电动车没有相应标准,又怎能合法生产和上路?
南都记者注意到,由工信部等多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同时,电动三轮车适用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和《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4158-2018)。也就是说,电动两轮车、三轮低速电动车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四轮“老头乐”存在标准空白。
中小企业呼吁出台相关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产业发展近20年,但国家以产业低端、上路难等管理等理由,一直未给予该车合法生产、合法上牌、合法上路的身份。四轮“老头乐”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出现了“内卷式”竞争,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生产厂家已从巅峰期(2018年左右)的一千余家锐减为如今的200多家。
一边是有关部门对于交通治理、百姓安全的考虑,另一边则是有关企业的生存难题。
对此,卢勇建议,在产品规范方面,将四轮车定位“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并纳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信息》;加强调研,出台国家标准。
在驾乘规范方面,考虑车辆和驾乘人特点、相关驾照获取成本,特别是低速车智能水平提升,建议电动低速四轮车驾乘按D照要求准入。
在治理规范方面,不混淆交通治理与产业治理关系,厘清各自职责边界,确保产业治理和交通治理各司其职。回归交通治理本源,杜绝随意执法、过度执法,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参与人合法权益。针对生产、销售、驾乘、治理等环节,以疏代堵,政府牵头,整合工信、市场、公安三部门力量,明确权责边界,在企业准入、行业规范、车辆登记、道路交管方面协同行动,构建规范有序协同治理机制。
吴建国建议,可以设置驾乘健康条件,比如80岁以上老年人禁止驾乘四轮低速电动车;强化道路资源分配,对四轮“老头乐”开放一定的路权。
面对国外的潜在需求,王应黎建议,搭建外贸平台,鼓励外贸发展。积极利用第三方机构,搭建外贸平台,强化专业化服务,为产品出口并占领国际市场,打造良好的外贸环境。
此外,一份来自中小企业的建议还写道:四轮“老头乐”技术标准制定应对标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品标准,降低产品国际贸易技术障碍。
采写:南都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