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免陪照护服务,广东将培养一千名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5-03-29 10:50

不久前,广东省医保局规定了“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及全省最高限价,助力该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所谓免陪照护,并非没有人陪护,而是由护士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负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全部护理,不需要家属和护工陪护。在避免“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同时,更好地维护病房秩序,提升患者的住院体验。

3月28日,广东免陪照护服务又迎来新进展。广东省护士协会在广州举行免陪照护标准病房(医院)建设启动会,提出在未来两年内,将推动全省医院开展免陪照护标准病房(医院)建设工作,创建百家免陪照护示范和标准病房,在护士队伍中培养100名免陪照护设计师、500名免陪照护护士导师、1000名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01/

未来两年内培养1000名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与传统护工不同的是,护理员并不需要患者自行雇佣,而是由医院雇佣,或者是医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联合培养护理员,再向患者提供服务。这样不仅提升了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也把护理的价格打了下来。目前,福建、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已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

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彭刚艺教授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协会将推动全省医院开展免陪照护标准病房(医院)建设工作,创建百家免陪照护示范和标准病房,在护士队伍中培养100名免陪照护设计师、500名免陪照护护士导师1000名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推动建立实施完善的免陪照护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使免陪照护服务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轻患者家庭的照护负担。

图片

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彭刚艺教授

其中,免陪照护设计师在护士长以上的岗位优秀护理管理干部中选拔,进行医院免陪照护服务的“顶层设计”,综合卫生政策、管理制度、服务流程、人力安排、运营绩效、后勤保障等方面,参与免陪照护服务标准制定、免陪照护服务质量评价、免陪照护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等。

免陪照护护士导师则充当“执行统筹”的角色,通过理论授课、实训观摩、照护计划、实践项目、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确保护士具备照护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02/

广东已有多家三甲医院开展试点

A. 将患者反馈纳入考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宋慧娟表示,医院的护理团队会将护理员划分至骨科、心内科、康复科、普通外科等不同学科,分学科进行针对性培训。并要求护理员和医护团队一起查房,确定患者所处的治疗阶段、注意事项,大到对患者并发症的判断及应对,小到对患者饮食忌口的掌握,都要了然于心。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宋慧娟

“相当于医院重建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联合医生、护士、营养师、医疗护理员等多方力量的服务团队。我们也为护理员建立了护士长监管、责任护士指导并把关、患者反馈满意度等多维度的综合考评体系。”宋慧娟说。

宋慧娟指出,医院未来将在多个维度发力推进免陪照护病房建设工作。充实免陪照护队伍;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完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从基础照护技能,如翻身、喂食、清洁等,到沟通技巧、人文关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培训。

B. 从照护身体到照护情绪

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医院每天要做约10-15台甲乳外科的日间手术。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从入院、手术到出院的全流程,术后当晚要在病房过夜观察,通常需要家人陪同或自聘护工。自2022年开始,医院向日间手术患者提供免陪照护服务,全程只需80元。

“照护,不仅是疾病情况的观察、生活起居的照顾,还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持。再小的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也会焦虑。”

图片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陶艳玲

据医院护理部主任陶艳玲介绍,术前,护理员会在患者病床前挂上寓意平安的苹果,再把患者送到手术室;术后,护理员将患者接回病房,在护士指导下,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为患者按摩、订餐;到了晚上,还会给患者提供艾叶或姜黄粉泡脚服务,舒缓患者情绪。甲乳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以女性居多,术后不方便自己梳洗,护理员还会在第二天早上给患者梳头,整理好出院的物品,护送到电梯口出院。

03/

推动逐步建立健康照护学专业教育

在我国,长期以来,护理和照护工作都是由护士来承担的。当前我国护士缺口约有400万人,很多护士难以兼顾照护工作,由此就诞生了住院护工这一职业。然而,很多护工并未受到过专业系统的照护培训,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因此产生了对专业护理员的需求。

此外,随着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提升,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升级等趋势,家庭、养老院、护理院等场景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加大。健康照护师、医疗护理员已成为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

对此,广东省护士协会还发出倡议,要推动逐步建立健康照护学专业教育。通过与全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优化建立现行医养管理专业人培方案,转型为照护专业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培养具有健康照护教育背景的助理护士、健康照护师和医疗护理员。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尹茉妮

通讯员供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