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现九座石窟精华,“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在京揭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3-29 12:54

3月28日,由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以下简称“如是莫高”)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启幕。

此次展览以“复制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全景展现敦煌艺术的千年积淀与丝路文明的开放包容。展览历时三年精心研究、策划与筹备,依托高精度数字技术与匠心手作,将跨越十个朝代的9座莫高窟艺术精华,近300幅/件高保真壁画与彩塑,凝练于逾3000平米展厅中。

同期亮相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通过照片与影像,致敬一代代莫高人“坚守大漠、为国护宝”的赤子之心,展现敦煌研究院从荒漠孤守到领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传承。

敦煌艺术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开幕当天,来自国内外各界的200余位嘉宾齐聚北京展览馆,共同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甘肃省文旅厅选送、兰州大剧院带来的敦煌舞蹈《梵天》震撼开启了这场盛宴。舞者身着飞天服饰,以曼妙舞姿呈现了敦煌壁画中的灵动神韵,瞬间带领观众走进了神秘的佛国世界。紧接着,由甘肃省文旅厅选送,兰州大剧院、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带来的《敦煌复原服饰秀》,通过复原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展示了丝路文化的多元交融与中华美学的千年传承。

图片

敦煌舞蹈《梵天》。

图片

《敦煌复原服饰秀》。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首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凡,首旅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展览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丛日芳,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上台发表致辞。

图片

首旅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展览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丛日芳。

首旅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展览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丛日芳表示:“建于1954年的北京展览馆,是新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展馆,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融的会客厅。70余载春秋,北展人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见证并推动着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的壮阔征程,在赓续传统与探索未来的交汇中,以展陈为媒,架设起了一座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满足首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助力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北京展览馆携手敦煌研究院,潜心三年研究、策划与筹备‘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北京展览馆愿以此展为新起点,联合更多机构和公众,共同探索以‘文物+科技+文旅’;‘展览+研学+数字IP’的文旅融合模式,推动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下,走向世界。”

图片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回溯了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合作的历史脉络。“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的渊源可以追溯至71年前。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专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自建成以来便融入了敦煌文化基因,其大厅拱形天顶的藻井设计,让这座宏伟建筑洋溢着敦煌的神韵。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见证地,莫高窟则是这一历史交融的文化宝库,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敦煌研究院自194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重要的石窟文物保护机构之一。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与各大文化机构携手合作,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北京展览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正是两家机构在文旅融合道路上的一次创新实践。”

图片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表示:“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突出敦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展览观赏性,此次展览期间,我们将开展‘跟着艺术游甘肃’文艺展示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让穿越千年的敦煌艺术‘活’起来,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敦煌服饰——穿越千年的华裳之美;沉浸体验乐动敦煌,与敦煌壁画里面的彩塑人物交流互动;观看专场文艺演出,领略大美甘肃的视觉盛宴。在连接此次展览两大展区的通道上,我们精选了60幅展现甘肃自然风光、历史胜迹和民族风情的摄影作品,从张掖丹霞的壮丽、嘉峪关长城的雄浑,到甘南草原的辽阔、临夏砖雕的精巧,每一幅图片都是甘肃文旅资源的缩影。”

图片

首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凡。

首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凡最后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定支持。他指出:“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保护好莫高窟、传承好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责任担当。’作为首都文旅国企,首旅集团始终牢记使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路径。我们与敦煌研究院携手打造的这场艺术盛宴,实现了九座经典洞窟的‘重生’,以文化创新的方式诠释了‘莫高精神’的时代内涵。这次艺术大展必将为北京的文旅消费市场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他同时提到,第三届首旅精彩生活节亦在同天开幕,这是首旅集团围绕“精彩生活方式服务商”企业愿景打造的城市生活消费品牌IP。“今天,在这里,千年艺术文化和现代都市消费齐聚一堂,一面是厚重的历史积淀,一面是精彩的人间烟火。”

图片

捐赠仪式。

开幕式迎来温情一刻——寰宇视界国际(北京)会展有限公司马德,代表承办单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赠善款。该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代表机构接受捐赠并颁发证书。据悉,此笔善款将专项用于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修复及敦煌文化弘扬。这一公益行动既体现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高度关注。

图片

展览正式启动。

开幕式的最后,嘉宾领导与主承办方代表们共同启动推杆仪式,宣布展览正式开幕。嘉宾合影留念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启观展之旅。

复制九座洞窟,再现千年敦煌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共呈现九座复制洞窟,近300幅/件临摹壁画、雕塑及文物真迹,刷新敦煌艺术主题展览史的多个纪录:展线最长、展期最久、展示复制洞窟数量最多、展品最丰富、专题内容最全,将首次实现“在敦煌之外呈现最完整的敦煌”。

展览核心亮点之一是以尖端技术复制的九座洞窟,涵盖从北魏至元代跨越十个朝代的经典之作,既有展现多元文明交融的丝路盛景,亦有佛教中国化的艺术巅峰,还有藏经洞出土精美文物数字化回归成果。

图片

展厅现场。

图片

展厅现场。

盛唐第217窟:首次全球公开展示,壁画描绘盛唐市井生活,展现“黄金时代”的繁荣气象;元代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线条细腻,展现元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中唐第158窟:长达十余米的涅槃佛像静谧庄严,传递“寂灭为乐”的哲学意境;初唐第57窟:被誉为“美人窟”,南壁观世音菩萨形象优雅,细腻的线条展现初唐绘画巅峰技艺。西魏第285窟: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壁画融合佛教、道教与西域神祇,堪称丝路多元文化“万神殿”。

图片

展厅现场。

图片

展厅现场。

初唐第220窟:瑰丽壁画描绘唐代开国气象与丝路商旅,见证初唐艺术鼎盛与文明交融。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萨、天王)形神兼备,彰显盛唐雕塑艺术之极致。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绘制的大型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精致至极,表现佛国世界的富足美好,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晚唐第17窟(藏经洞):被誉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其出土文物记录了天文、医学等古代智慧,并生动描绘了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览复原了大量藏经洞出土文物,为观众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机会。

图片

展厅现场。

图片

展厅现场。

文物与壁画:丝路遗珍的永恒之美

展览汇集敦煌研究院珍藏的文物真迹与临摹精品。文物方面,如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一》、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等,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枢纽的辉煌历史。

800x534_67e75861ea1fa.jpg

展厅现场。

800x534_67e7586211492.jpg

展厅现场。

800x534_67e7586193470.jpg

展厅现场。

800x534_67e75862ed083.jpg

展厅现场。

图片

《五台山图》。

壁画临摹作品方面,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五台山图。这幅出自莫高窟第61窟的巨幅壁画,面积达45.9平方米,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件。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这一杰作,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其艺术魅力的机会,领略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图片

展厅现场。

与敦煌艺术大展同期亮相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老照片、视频影像和互动场景,生动再现敦煌文物事业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了“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核心内涵。其中,展出的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文化守护者的亲笔手稿、影像资料等珍贵遗存,致敬了为敦煌文化保护与传承付出毕生心血的伟大人物。

800x534_67e758f1c2d7b.jpg

800x534_67e758f227b78.jpg

展厅现场。

“莫高精神”凝聚了代代“莫高人”对敦煌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这一精神不仅体现了保护传承敦煌文化的历史使命,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今天,莫高精神激励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悉,“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于2025年3月2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首季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8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