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深圳盐田跨学科实践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5-03-31 20:09

3月28日,“智联无界 育见未来”AI新生活与学校整体变革研讨会暨全规办教育部重点课题跨学科成果展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深圳盐田山海学校举行,全国11省市专家学者齐聚盐田,共探跨学科教学新模式,共谋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以盐田经验输出教育现代化新范式。

800x543_67ea495eb0c86.jpg

800x500_67ea495ebd3c4.jpg


本次研讨会汇聚政府代表、高校学者、全国11省市教育工作者等460余人,聚焦AI赋能教育变革,通过专家讲座、课例展示、学术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教育教学核心问题,分享课程改革前沿理念。活动系统展示了盐田区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区域跨学科教学创新案例,为全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开启了一场智慧校园与跨学科融合的参观之。AI展区展示了AI体育魔镜、智能助教系统、编程无人机等创新应用,全息自然博物中心则通过交互屏和环形天幕为嘉宾带来沉浸式体验。各年级的跨学科展台更是亮点纷呈,一年级的“智慧整理”项目、二年级的创意钟表设计、七年级的AI校歌创作,充分展现了AI技术与跨学科学习的深度融合。

盐田区副区长张雄汉在致辞中指出,山海学校是盐田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一个缩影。他指出,在AI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背景下,要着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以跨学科思维重构教学场景,聚焦培养“完整的人”;二是以数字素养培育时代新人,打造“技术为体、人文为魂”的培养模式;三是以协同创新共建教育生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他强调,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技术赋能不取代教师主导、数据驱动不忘教育本质、创新探索不离育人初心。

800x560_67ea490937575.jpg

800x510_67ea4909dcddc.jpg


研讨会上,由山海学校党支部书记王树宏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协同学习的小学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交出五年亮眼答卷。山海学校作为当年全国仅有的四所基础教育立项单位之一,形成了“一省三区百校”的跨学科研究共同体,创新构建动态开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和教学模式,最终斩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活动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副区长张雄汉和区教育局局长傅瑜为总课题组科研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董艳、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叶文梓、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孙世梅为各实验校代表颁发了子课题结题证书。

在校长分享环节,王树宏以《指向儿童完整生活:AI重塑学与教新生态》为题,从创造力培养、学与教范式重塑、教育生态协同进化三个方面,阐述了AI如何重塑学与教新生态。在专家讲座环节,董艳教授以《智能时代学校全面育人生态建设》为题,展示了AI技术在个性化教学和智能化评价中的创新应用,并强调教育智能体和“群体智能”理念对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的推动作用;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华珍副教授以《智联无界 育见未来:迈向全社会分享的普遍智能》为题,聚焦AI赋能学科教学的实践,讨论了人机协同教学的潜力与挑战,强调了AI与现代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在学术论坛环节,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代表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形态变革”为主题,围绕AI如何助力教学、教师角色转型、学生学习方式革新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思想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论坛观点为AI常态化融入教学提供了实践方向。

研讨会的下半场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通过AI赋能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课例展示,以及跨学科项目案例分享,展现了AI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山海学校吴俊杨老师的《家乡味·中国韵——我是家乡美食传承人》和林楠老师的《How to Pack Clothes for Holiday?》等课例,生动呈现了AI赋能跨学科学习的创新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编辑:谢粤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