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马头山春风荡漾,三月三的歌墟节八音飞扬;三月三的小三江碧波流淌,三月三的榕树下歌声嘹亮……”3月30日至3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广东省文化馆联盟、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政府主办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广东连山“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活动在连山小三江镇举行,民间“歌王”歌手同台斗歌,壮瑶歌舞精彩亮相,为广大游客献演了一场精彩的民族风情盛宴。本次活动的举行,不仅让少数民族风情“出圈”出彩,彰显粤湘桂三省(区)的文化魅力,也唱响了连山“三月三”的“诗与远方”,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三月三”歌墟节 连山小三江壮歌飞扬
连山是全国唯一的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隅,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连山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63项。小三江镇位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部,总面积280.74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2.01万人,壮族人口占85%以上,是广东壮族聚居镇之一。小三江镇拥有众多壮族传统文化传承保留项目,民俗文化丰富,如壮族山歌、舞龟鹿鹤、壮绣等少数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壮歌更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三月三”歌墟节称为“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墟”,古称上巳节,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的“一镇一节,月月有节庆”的主题活动之一。2013年,歌墟所在的三联村委会东西江村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壮歌》被纳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连山凭借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及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连山壮歌)之乡”称号。
壮歌声声起,唱的是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亦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近年来,连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大力支持三联村歌墟广场提质升级,修建民族团结广场,打造民族文化长廊,开展“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活动。“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是小三江镇主打的“一镇一节”品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2023年,小三江镇以“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活动为契机,成功举办“广东连山三联村里搭歌台”为主题的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举办非遗展演、壮族锦绣长廊展示、农文旅融合DIY等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2024年,小三江镇成功举办以“歌韵悠扬 欢乐壮乡”为主题的广东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授牌首个“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民宿招商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链延伸。
2025年,小三江镇再次入选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点,今年活动以“多彩民俗汇歌墟,民族风情共赏时”为主题,新增田野音乐会、文化夜市、两村共庆等内容,在小三江镇三联村、田心村上演民族文化盛宴。粤湘桂三省区各族山歌歌手会聚连山小三江镇马头山下,用少数民族的原生唱法竞相飙歌,精彩纷呈,为前来观光的游客奉上了一场山歌的饕餮盛宴。
非遗齐聚歌墟地 游客共赏民俗情
3月30日,省级非遗项目《壮歌》,市级非遗项目《寿星公与龟鹿鹤》、舞春牛、装古事、壮族八音、跳竹竿舞等多个非遗表演在三联村壮族歌墟广场展演亮相。活动现场,众多游客慕名前来,通过沉浸式体验,切身感受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寿星公与龟鹿鹤》由壮族民间艺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已流传400多年,集演唱、表演为一体。寿星公慈祥稳重,神鹿雄俊灵敏,仙鹤身手矫健,金龟温顺厚实。扮演者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表演得活灵活现,场面气氛欢快热烈。
舞火蛇接续上演。蛇年本命送吉祥,舞动火蛇由表演者手举蛇珠(蛤蟆)走在火蛇的前面,以珠戏蛇。蛇头蛇身由10多人有节奏地上下左右翻动,逐珠而舞。舞火蛇队伍,游村过寨,舞至各家各户,祝愿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壮歌欢快登场。“大众利(壮语大家好),壮家有个三月三,三月初三歌墟节呀歌墟节……”小三江籍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梁联英及其壮歌队唱起壮族“欢迎歌”,热情地迎接前来参加“三月三”歌墟节的八方游客。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用壮话传唱民间歌谣,以歌传情、用歌达意。这些歌谣大多采用山歌体,质朴而生动。近年来,当地文化部门积极挖掘壮歌文化的深厚内涵,不仅专门成立了壮歌传承人工作室,还汇聚了众多壮歌爱好者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壮歌队不断探索创新,让壮歌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多地歌王齐斗歌 山歌对唱展风采
歌墟不仅是壮族人民展示歌才的舞台,更是他们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桥梁。连山“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暨粤湘桂山歌邀请赛盛大举行,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顶点。“三月三”歌墟节山歌邀请赛除了当地省级非遗壮歌传承人队伍、民间团队,还邀请了来自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山歌爱好者共同即兴对歌,展开了一场精彩激烈的斗歌对决。舞台上,来自粤湘桂三省的参赛队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时政主题和传统主题即兴编歌对歌打擂台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山歌对歌擂台赛。此起彼伏的歌声如春潮涌动,灵动而高亢的歌声赢得现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为现场游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1号选手带来的《好茶浓》,以悠扬婉转的旋律唱出了当地的茶文化韵味;3号选手带来的极具民族风情的《天堂怎比我瑶家》,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演绎,生动展现了瑶族的特色风情;4号选手的《弹指歌》节奏轻快,独特的演唱方式展现出别样的民族风情;8号选手的《乡村振兴》则紧扣时代主题,用山歌描绘出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歌词朗朗上口,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10号选手深情演唱的《壮乡欢歌》,用嘹亮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传递出了壮乡人民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选手们的歌声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他们通过即兴编歌,巧妙地将生活感悟、民族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深厚的山歌文化底蕴。经评委们的专业评审,最终,《天堂怎比我瑶家》《壮乡欢歌》凭借其出色的演绎荣获一等奖;《唱支瑶歌给党听》《山歌悠悠》《敬你一碗壮家酒》表现优异,获得二等奖;《好茶浓》《弹指歌》《连州山水好风光》《乡村振兴》《映山红》《三月念三姐》获得三等奖。这种跨地域、跨民族的交流互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山歌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促进了不同地区山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田野奏响壮乡曲 篝火欢舞庆佳节
夜幕降临,在三联村宁静又迷人的夜色里,一场独具魅力的田野音乐会在众人满心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音乐会特别邀请了中山市原创音乐协会亲临现场进行精彩弹奏,知名歌手饱含深情的嗓音精心演绎着一首首原创歌曲,民谣诗人们以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富有诗意的歌词为现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文艺气息。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歌墟广场上篝火熊熊燃烧。身着鲜艳传统服饰的壮族青年们,热情地邀请在场的游客们一起加入这场欢乐的盛会,大家围着篝火手牵着手,伴随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起舞,共庆歌墟佳节。
格桑花开迎客来 拦路美酒寄深情
3月31日“三月三”当天,田心村一改往日宁静,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中。走进田心村,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肆意盛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致意。身着鲜艳亮丽民族服饰的青年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拍打手鼓。游客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竹竿舞中,双脚在不断开合的竹竿间灵活跳动,发出“哒哒哒”的声响,与手鼓的韵律相互呼应。沿着整洁的村道前行,便能听到阵阵悠扬婉转的山歌声,寻声望去,只见壮族儿女们手持酒碗以酒“拦路”迎接八方来客。面对这热情洋溢的欢迎仪式,游客们既惊喜又感动,迫不及待地接过酒碗一饮而尽,感受着美酒带来的热烈与豪爽。
锤鼓开幕启新篇 民族歌舞共欢颜
开幕式上,当地县领导代表连山县委、县政府和热情好客的连山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方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向全县乃至全国壮家儿女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并用壮语接地气地祝福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尽享节日的欢乐。饱含深情的壮语问候,瞬间拉近了与现场壮家儿女的距离,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国家和广东省部门领导,以及清远市和连山地方领导共同击鼓,宣布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广东连山“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文艺汇演正式开始。
马头山下田心村的舞台上,歌舞《欢迎你到连山来》《山歌悠悠》以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壮乡人民的热情好客,非遗表演《壮族八音》奏响壮族儿女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小戏《情系“三月三”》演绎了连山在广州花都帮扶队伍的帮助和支持下推动一系列帮扶项目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粤湘桂山歌代表队联唱《壮家歌墟不散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生动再现了壮族歌墟文化的独特魅力,压轴节目《幸福的歌儿山连山》唱出连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台下来自八方的游客与当地群众或随着节拍轻声哼唱,或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画卷。
壮乡美食香四溢 农文旅游趣无穷
走进农特产品美食街,游客们兴致盎然地穿梭于各色摊位之间。美食区里五色糯米饭色彩斑斓,散发着淡淡的植物清香;猪血酿滑嫩爽口,唇齿留香。刚出锅的糍粑软糯香甜,裹着艾草花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除了这些民族特色小吃,摊位上还摆满了连山特有的山珍干货——丝苗米、鸡枞菌、山苍子、山茶油等,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挑选。在文创产品区域,壮锦瑶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焦点,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和充满民族特色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不远处的手工体验区,游客们可以跟随绣娘学习壮绣的基本针法,一针一线间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细腻与灵动,也可以亲手推动老石磨,看着金黄的黄豆在石磨的转动下慢慢变成乳白的豆浆,再经过传统工艺制成腐竹,亲身体验传统美食背后的匠心与智慧。
特产街上,各式各样的宣传展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连山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独特的风俗习惯,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宣传展台不仅为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连山的窗口,更为连山推动“百千万工程”增光添彩,吸引着更多人关注连山、走进连山,助力连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文化赋能激活连山“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近年来,连山强化文旅产业示范引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围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宝藏,大力推进“一镇一节”特色活动的开展,成功以“三月三”“四月八”“七月香”“盘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为重要媒介,汇聚四方人气,拉动消费增长。
小三江镇通过“三月三”歌墟节等系列活动,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体,将传统节日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2025年连山“三月三”壮族歌墟节两天活动共有2.67万人次参与(3月30日0.72万人次,3月31日1.95万人次),带动消费1428.45万元。
“三月三”歌墟节不仅是壮族文化的活态展示,也是连山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如今,这一节日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成为连山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张“璀璨文化名片”,未来,连山将继续深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持续擦亮“三月三”等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动力,在壮乡大地奋力书写民族文化的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李行 通讯员 吴颖 孔晓欣 唐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