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共享电单车陷治理怪圈!网友留言吐槽,呼吁“该整治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04-01 18:12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当3元骑行费遇上20元强制充值,当违规车辆堂皇穿行在深圳街头,一场关于共享电单车的监管突围战正在上演。奥一新闻近期推出的共享电单车乱象报道引发市民强烈共鸣,深圳多市民反映遭遇共享电单车“充值劫”,部分品牌如甲虫出行、轻风骑行、快D出行等,骑行花费3元却至少要充值20元,被市民质疑此类经营模式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记者实地走访、测评,发现确实存在“强制预充值高额费用抵扣骑行费”“剩余金额退款流程繁琐”“充值规则未显著提示”等问题。

此前报道 :深圳多市民遭遇共享电单车“充值劫”!律师称性质恶劣,市监回应

报道推出后,后台涌入近300条留言,指向更多问题——有人被迫参与引号充值闯关引号游戏,有人被断电困在车流中缴纳高额调度费,更多人发出灵魂拷问:违规投放车为何能上路?损害用户权益的企业为何能在多部门监管中游走自如?这场裹挟着民生痛点与监管困局的博弈,正将城市治理的温度差暴露在烈日之下

有网友表示遭遇过强制充值的问题

找不到退款通道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也有网友表示充值过多家品牌

但资金至今未提取出来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也有网友表示

“充值不是问题,超区断电才问题大”

不仅体验感差,还由此产生高额调度费

更有网友提到因超区强制断电

导致车辆乱停在危险区域

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共享电单车种种乱象

引发部分网友质疑

“违规投放为何能实际上路?”

“既然占道经营都会受罚,为何违规企业没受惩处?”

“监管何在?”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不少网友直言“早该整治了”

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20元引发的消费投诉,让一道治理难题逐渐浮出水面——多市民反映消费维权难,呼吁部门加强监管,而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局、街道等部门也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清理与整改。然而,多方努力之下,共享电单车“清理后回潮”的现象仍难根治,用户消费维权仍处“待处理”,是现有管理措施尚未形成合力,还是治理链条中存在未被重视的堵点?奥一网“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调研——与城市对话”栏目第三期,聚焦深圳共享电单车治理困局,奥一持续追踪,联系有关单位,同时采访深圳人大代表委、政协委员。

图片


现状

屡遭投诉却屡清不止

大量投诉背后的治理“温差”

尽管深圳市明确“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相关部门也都进行过陆续的清理行动,但记者发现,在深圳街头,共享电单车的实际投放量并不低。

利润驱动,企业“低成本违规、高回报运营”

此前,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盈利好过共享单车,成本回收快,市场空间庞大,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即便被多次处罚、车辆被收缴,也依然“乐此不疲”地违规投放。一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媒体记者,在大多数合规运营的城市,共享电单车质量好、企业运营规范、受市民喜爱。而在违规投放城市,不知名企业与政府“躲猫猫”,投放低成本(几百元)、质量差的车辆,以图快速回本,部分城市甚至两个月就能回本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深圳一地铁站门入口附近停放的“赛鲲鹏”共享电单车

奥一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在深圳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等区域,多个地铁口仍密集停放多个不同品牌的共享电单车。尽管深圳中明确“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但现实呈现矛盾现象——一边是相关部门对已投放车辆进行劝导清理,一边是企业持续暗中投放。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目前深圳尚未有共享电单车企业因违规投放被公开处罚的记录。

在高利润驱动下,企业这种“低成本违规、高回报运营”的模式,使得政策执行陷入“清理-回潮-再清理”的循环。

市民投诉“待处理”,相关部门溯源追责难

深圳市民王先生表示,平时会看到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来清理围在地铁站门口的电动车,其中也包括共享电单车,但他同时表示:“没几天又恢复原样。”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对此,一位街道基层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共享电单车的治理,街道属于执行层面,具体由上级单位统筹安排。在此前奥一相关报道中,也有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共享电动车整治过程中,街道只能是约谈相关企业和暂扣车辆,但实际上如果企业又再投放了,只能再把车暂扣起来,这样反反复复对基层人力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如果有相关管理规定出台,执行起来的确更有操作性。

据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对于市民反映的共享电单车的问题,城管局执法权有限。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于 “占用公共绿地停放车辆”与 “占道经营”的行为,城管可进行执法。但共享电单车停放“只有占道无经营行为”,不符合“占道经营”界定标准,故城管无权扣押车辆或罚款。其表示虽无明确执法权限,城管部门仍会积极配合协助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针对市民所投诉的“强制充值退费难”等消费纠纷,是否有跟进处理,或对企业进行追责?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责部门,截至发稿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未予以明确回应。此前,一位市监相关人士曾回应,在深圳市内,有关共享电动自行车行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配合开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企业约谈的工作。其提醒市民,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全市严查电动车违规,共享电单车治理存“温差”

据最新统计,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550万辆。当前,深圳官方正着眼全市范围内的电动车违规治理,近年来,通过“登记上牌”“专项整治”等举措,从严管控电单车生产、通行、停放等全链条。

按照相关规定,驾驶未登记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或者不按照规定安装号牌、过渡期标识、未佩戴安全头盔、违反规定停放电动自行车等行为,可由市公安交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处警告或罚款。

记者在深圳街头看到,多数品牌投放的共享电动车并未上牌,一辆辆无牌共享电动车穿行大街小巷,其中不少驾驶者并未按要求佩戴头盔。此前,亦有媒体指出,这些共享电单车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未配备后视镜和转向灯按键,部分品牌的车辆没有车速显示,随车配备的头盔也不见踪影。

在全市严查的背景下,有市民提出“双标”质疑:“为何这样的共享电动车可大批量投入市场?”

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深圳的共享电单车属于企业私自投放,没有得到准入批准,也未备案。”相关部门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也有部分品牌车辆已上牌。既然属于违规投放,为何能上牌?记者致电深圳交警,一位深圳交警人士表示,共享电单车属于租赁行为,现阶段在深圳无法上牌,其进一步解释道,可能有品牌以企业的名义批量申请牌照,称供员工使用,但实际是对外租赁,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目前正在严查,被查到后会将其注销,目前对企业或个人批量申请牌照的行为,我们已采取更严格的审查。”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深圳街头,一辆上了牌照的共享电单车

企业是否已进行备案、通过审批?对这些车辆有何监管措施?对多次违规投放的企业,除“劝导清理”外,是否有过有罚款、限制运营等强制措施?记者联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据了解,2024年4月,深圳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曾联合印发《深圳市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方案》,但记者并未在公开渠道检索到具体信息。

图片

与城市对话

城市由个体构成,治理由细节构成,而城市的向心力由无数人和细节构成。治理的核心在于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如何让多元治理的主体纳入治理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当中?由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南方民间智库联合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推出《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调研——与城市对话》栏目,聚焦市民关注的细节问题,汇聚民间智慧,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不仅为城市凝聚共识,更实现议题的共治链——建立“议题发现-深度调研-方案共创-政策转化”全流程机制;实现多城协同体——针对跨区域治理难题,联动超大城市开展“云端会诊”;实现双向赋能场——既是解决问题的议事厅,也是治理创新的试验田。通过公众参与、专业建言与政策反馈的深度互动,在街巷治理中雕琢温度,在数字治理间丈量精度,让城市进化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监制:陈文定 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任笑一

统筹:陈璐璐 刘晨

学术指导:陈文 袁方成

采写: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廖静文

设计:虢娟

编辑:廖静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